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14分)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B为_______,C为_______,D为_______。简述布局②的理由。(6分)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分)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和________。(4分)

               

            • 2.

              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反映图甲中的P地河谷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图丙反映图甲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甲的河流流向是 _____   ;P地附近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   。

              (2)若在P处建大坝,对Q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图丙中a、b中的        ,从科伦坡驶往孟买的轮船航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简要评价R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3.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4. 读我国某省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发展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具体分析该区域采取“丘上林草、丘下农田”布局模式的主要原因.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11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2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    ,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人为原因是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            ,理由是    
            • 6.

              读某国主要山脉带分布示意图及图中南北二岛地形类型比例组合坐标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要素图,甲位于南岛西部山区,乙位于南岛东部平原,回答下列部题(13分)

               

               

              (1)简要说明该国断层发育、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比较该国南北二岛之间地形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

               

               

              (3)分析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并推断两地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6分)

               

               

               

               

               

            • 7.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6分)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的变化趋势及原因。(4分)

               

               

            • 8.

              图是M岛地形略图,降水分布图及农业地域类型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M岛所处的半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岛的降水时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岛的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岛降水量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____。

              (6)乙为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与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