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下,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三角模式(图5-4)。
                                            
              图5-4
                  材料二: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实力的不断增加,其产业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图5-5)。

              图5-5
              材料三: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早期的珠三角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主要完成的生产环节是加工,以__________产业为主;1990年后__________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珠三角的主导产业。(2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特点。
              (3)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能源紧张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最主要的措施来解决?(4分)
                  (4)有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表了一篇《谁抛弃了深圳》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些跨国公司将驻华总部从深圳迁往上海。请你分析其中的地理原因。(6分)
            • 2.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世界现代纺织业发展历程。

              材料二 1978~2005年我国外贸和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
              年份
              1978
              1980
              1990
              1995
              1997
              1998
              2005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98
              132
              621
              1488
              1828
              1838
              7620
              纺织业出口总额(亿美元)
              24
              44
              168
              380
              456
              429
              1150
              纺织业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比重(%)
              24.49
              33.33
              27.05
              25.54
              24.95
              23.34
              15.09
               
              (1)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新疆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大力发展纺织工业的原因是
              (多选)(  )
              A.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C.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D.可以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
              (3)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额变化趋势。并简述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 3.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问题。
               

              30、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政府的大量投资
              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 4.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2003年11月,广东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开始启动。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
              (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有哪些?(4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从地理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哪些问题?(4分)
            • 5. 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部门的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 图中四个城市可能分别为(    )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
              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
              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23. 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 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 A. 靠近原料地     B. 靠近燃料地      C. 靠近消费市场      D. 水源充足
            • 6. 下列不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
              A.德国的鲁尔区               
              B.英国的中部工业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硅谷工业区
            • 7. 下列为我国两大著名钢铁厂示意图,读图后完成。(6分)

               (1)两大钢铁厂的名称分别是:甲                 ,乙                  
              (2)两大钢铁厂的区位优势分别是:甲                                         
                                             乙                                          
               (3从乙钢铁厂区位选择可以看出,现代工业生产中,              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加强,                       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 8.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

              (1)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基地中以重工业为主的是         ,以轻工业为主的是     ,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              (填数字)。

              (2)④与②相比,工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                               

                                          ;不足的方面主要有           

              (3)③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很快,有利的条件是                 

              (4)近20年来是⑤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说明该地区发展快的社会经济原因

                                                            

            •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工业化前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人均GDP($)

              260~728

              728~1456

              1456~5460

              5460~13104

              13104以上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50以下

              50~70

              70~87

              87~98

              下降

               

               

               

               

               

               

              表2  广东省各地区工业化发展指标

              指标

              粤北山区

              东西两翼

              珠江三角洲

              全省

              人均GDP($)

              1054

              1249

              5594

              2381

              非农产业产值比重(%)

              72.66

              80.33

              96.22

              92.24

               

               

               

               

              注:2004年数据,根据2005年《广东统计年鉴》

              材料二: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12月11日报道:曾经是中国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占了全国的四成,然而记者最近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采访时却发现,当地一些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许多外资企业正在从珠江三角洲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其他地区。

              材料三: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1)从人均GDP看,广东的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大致处于工业化         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         阶段;这将促使广东省内加工制造业由                 向粤北山区和            方向转移。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企业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过”?

              (3)试分析珠江三角洲产业“搬家”对产业转移接收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 10.

              读“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钢铁厂的名称:

                         

              (2)写出图中箭头代表的输出地区名称:①煤炭来自     (省);②煤炭来自     (省)等地;③煤炭来自安徽淮南、     (省)等地;④铁矿石主要从     、巴西、印度等国进口。

              (3)从区位优势条件看,两钢铁厂最显著的不同点是:甲       。乙      

              (4)从乙钢铁厂区位选择可以分析出,现代工业生产,       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