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墨脱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4分)

              (3)简述建设墨脱公路的积极意义。(4分)

               

            • 2.

              (24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联系之路,而丝绸之路中亚段却又是艰辛之路。我国与中亚诸国决定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等农产品,但制造业相对落后。新疆喀什与“珠三角”和中亚诸国合作,实施“东联西进”战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

              (1)说明中亚段不利于古代商旅通行的自然原因。(8分)

              (2)简述新建中吉乌铁路对我国与中亚诸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3)结合所学,尝试提出喀什“东联”和“西进”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C8分)

               

            • 3.

              下图为“某地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A、F两地均已形成村镇,其中F地形成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该地形成了A、B、C、D、E 5个城市,试分析A、 C成为城市的原因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地没有形成城市,其原因可能是这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使________运输的重要性下降。

               

            • 4.

              下图为某省轮廓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              分布,说明       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       ,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                               等铁路与      (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3.经过该区的能源大动脉是                  ,图中铁路在兰州至玉门段不走直线的自然原因是                  

               

            • 5.

              读 “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等城市。

              3.    是古代我国南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 6.

              读“山区(林区)与平原(水稻产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山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原因                           

              2.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          ,原因是               

              3.图中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的分布表明: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是沿            自发形成的,这符合           原则。

              4.A、B、C三处聚落中,最容易发展成城市的是      处,因为该处                   

               

            • 7.

              武汉港是我国著名的河港,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武汉港的优势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  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5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5分)

               

            • 9.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宜万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线路全长377公里,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途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十个县市(区),贯穿武陵山区腹地,其中湖北省境内324.424公里,重庆市境内52.704公里,工程总投资225.7亿元,每公里造价为青藏铁路的2倍,桥隧比为74%。宜万铁路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的消息令世界瞩目。
              材料二: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最终放弃了早期的设计线路,而“另起炉灶”,现在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选取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自宜昌,经恩施、利川至万州。
              材料三:宜万铁路的地形图。

              (1)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当代宜万铁路的建设意义是什么?(4分)
              (2)1909年由詹天佑 主持开建,从宜昌往秭归修了20多公里就被迫停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反复勘测研究,2003年重新修建。2010年12月才通车。历尽一个世纪,才修完宜万铁路,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分)
              (3)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最终,宜万铁路放弃了早期的设计线路,而“另起炉灶”,现在的修建方案“越岭线路”,选取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自宜昌,经恩施、利川至万州。试分析选越岭线路的原因。(3分)
              (4)宜万铁路东起我省宜昌,西至重庆万州区,全长377公里。其中,宜昌东至凉雾段288公里为双线,设计时速160公里;凉雾至万州段89公里为单线,设计时速120公里。在高速铁路的盛行的今天,在高速铁路盛行的今天,宜万铁路为何不“提速”呢?(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