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丹东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河流众多.水盾优良,林木茂盛.丹东生态环境极佳,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材料二鸭绿江(丹东段)距入海口很近,由于每天都要受到入海口海域潮汐涨落(注:此处潮汐每昼夜2涨2落)的影响,致使该河段的水位及流速也发生相应变化.图2是根据水文资料绘制的某日该河段水位变化模式图.

              (1)分析丹东成为中国最美城市的原因.
              (2)概括丹东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相关因素.
              (3)简要说明图示日期6:00-18:00鸭绿江(丹东段)流速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原因.
            • 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 完成下列各题.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右上中的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如图).

              (1)说明罗讷河不同河段流水的作用及其塑造的地貌类型.
              (2)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流量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 3. 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读广西地形图及相关景观图后回答问题.

              (1)说出地表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名称.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广西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影响.
              (2)试分析桂林地区喀斯特地貌对当地人文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 4.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贵州高原地表崎岖破碎,地貌类型复杂,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和山间洼地等相互交错,处处突兀出“地无三里平”的山原特征.
              材料二:贵州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却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量低,交通不便.人口分布不均,存在着“地广而嫌狭,人稀而患挤”的矛盾.
              材料三:人口调和指数是表示一个地区人口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T=
              Di
              D0
              .其中,T表示人口调和指数,Di表示承载人口密度,D0表示现实人口密度.
              当T=1时,说明人口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协调的.当T>1时,说明人口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过剩状态,不存在人口压力.当T<1,说明人口处于不足状态,已构成人口压力.人口调和指数又分为自然人口调和指数和经济人口调和指数.

              [注:图例中由A至E,人口调和指数由大到小.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县(市)数.]
              (1)分析贵州省“地无三里平”的成因.
              (2)说明贵州省经济人口调和指数的分布特征.
              (3)贵阳市自然人口调和指数处于E类地区,而经济人口调和指数反处于A类地区,分析其中的原因.
              (4)为了使贵州省人口调和指数向理想的方向转化,请提出该地区发展的方向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 5.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如图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材料二  产出弹性是指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一种投入要素的百分比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百分比变动.实际上,当某一生产要素弹性系数的数值越高,则其对经济的贡献率越大.如表为俄罗斯东部各地区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系数表.
                    要素
              地区
              产出弹性科技贡献率
              劳动力物质资本
              低密度人口区0.440.290.07
              中密度人口区0.530.480.09
              高密度人口区0.560.380.11
              (1)描述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点.
              (2)说出该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3)简析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各投入要素间的关系.
            • 6. 东北亚地区山水相依,人脉相连,发展特色各异,经济互补性强,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分析我国东北农业的地域类型和优势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
              (3)中、日、俄三国都是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国,加强联系与合作符合彼此的利益,该图所显示的东北亚地区,突出了三国的地缘关系.请为该地区未来的经济联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 8.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地区 投资比重(%)
              济南 5.36 潍坊 7.26 临沂 1.68
              青岛 37.19 济宁 2.19 德州 2.13
              淄博 4.14 泰安 1.16 聊城 0.98
              枣庄 1.13 威海 10.91 滨州 1.14
              东营 1.41 日照 1.59 荷泽 1.11
              烟台 19.21 莱芜 0.68
              (1)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