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西伯利亚地区图.

              材料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世界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鄂毕河流域内有大小支流1900多条,春季汛期时间长,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51%.
              (1)简述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形成的原因.
              (2)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水平自然带,说出该区域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依据图中信息,概括西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类型,并简述该地区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三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其产量分别占俄罗斯总产量的70%和90%,并大量输送到俄罗斯其它地区及欧洲多国.
              (4)简述石油、天然气输出对西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重要的机器制造中心之一,有重型机器制造厂、化学机器厂、汽轮电动机厂、电气重型机器制造厂、冶金厂等全国闻名的大企业.近年来,因设备老化、资金不足、订货锐减,叶卡捷琳堡的工业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5)概括叶卡捷琳堡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图2是位于陕蒙交界的红碱淖,属于国家级的重要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几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红碱淖未来几十年内很可能完全干涸,难以摆脱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命运.

              (1)图3为①区域近年大力推广的生产模式,简述其优势.
              (2)③地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水果蔬菜基地,评价③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
              (3)结合以上图文材料分析红碱淖萎缩的原因.
            • 4.

              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5分)

              (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

              (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2分)

              (4)反映了森林的           作用。 (1分)

               

            • 5.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问题。

              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 6.

              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分析完成问题。

              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2.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7.

              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材料二  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上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材料三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切实保护它。

              (1)“吞水吐雨器”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

              (2)“吞碳吐氧机”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3)“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造成什么危害?

               

            • 8.

              下列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当地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是直接原因
              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及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
              D.商业性木材采伐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
            • 9.

              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0.

              热带雨林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有较多优势,下列不属于其优势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生物物种多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