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云集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据2005年统计资料,云南省石漠化面积占云南总土地的15.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小题。

              材料一  云南农作物分布图。

              材料二  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08年农业产值结构图。

              (1)云南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云南最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云南河流众多,但通航能力低的原因是                           。(6分)

              (2)云南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是                                              。昆明是我国著名的“春城”,昆明气温四季如春的原因是                           。(8分)

              (3)大理岩(一种由石灰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因盛产于云南大理而得名,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云南大理岩形成过程。(6分)

              (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 2.

              读“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图中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推断影响甲地没有形成盐碱地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 3.

              (28分)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左图为中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右图为中亚三国灌溉耕地面积及占耕地总面积比重统计图。

              材料二:甘草适宜生长在北纬45至50度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亚国家是野生甘草的盛产地,且当地人没有使用甘草的习惯。甘草在中药、化妆品、保健品、食品等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中国野生甘草资源的枯竭制约了加工产业发展。

              (1)简述左图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6分)

              (2)推测咸海盐度的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6分)

              (3)比较中亚三国灌溉面积比重的差异;简析灌溉农业对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及环境的影响。(6分)

              (4)简析甘肃某药企到哈萨克斯坦投资加工甘草的有利条件。(10分)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山西汾河流域图。

              材料三:杏花村(图乙中的B村)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杏花村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杏花村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司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图甲中黄河的总体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平原丰富而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宁夏平原素有“塞上江南”、“西部粮仓”的美誉,该地的特色农业类型是____­­­­­­­________:但农业结构不合理,应增加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比重,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分)

              (3)太行山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在山西沿着黄河到宁夏平原,沿途自然景观变化体  现了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4分)

              (4)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4分)

              (5)据材料三及图乙分析杏花村发展酒业的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

               

            • 5.

              (13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 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 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 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 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概述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并说出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3分)

              (2) 图中新城位于C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中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4分)

              (3) 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计划选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影响(3分)

              (4) 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3分)

               

            • 6.

              (22分)阅读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2012年增长2.1%。实现10年连续增产。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的东北及内蒙古4省(区),在降水增多的背景下,贡献了全国66.4%的粮食增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2013年3月7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自身大豆的产量是1300万吨到1400万吨,但是我们需求的数量超过了7000万吨,仅大豆这一项来说以后还必须进口”。进口大豆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最主要是两个用途,一是榨油,榨油之后的饼粕,是养殖业中饲料的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蛋白的来源。

              材料三  中、美大豆相关信息调查表

              材料四  东北大豆主产区示意图

              (1)A区域曾为“北大荒”,建国后大量开垦荒地,变成了“北大仓”。现在北大荒不再开垦荒地,为什么?(6分)

              (2)B区域是东北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生产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6分)

              (3)为什么许多大型榨油厂从美国进口大豆,而不用东北大豆?(6分)

              (4)试比较分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 7.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利用自然生杂草和生草覆盖时,最好在夏季进行。

              材料二  下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及苹果产地分布图。下表为不同苹果产区与最适宜区的气候资料。

              材料三  B所在地区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目前,该区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约占苹果总面积的60%,早、中熟品种面积偏低,致使成熟期过于集中;商品化处理仍以简单的手工分级为主,大部分采用土窖贮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很难实现产、运、贮、销一体化。

              (1)为什么利用自然生杂草和生草覆草最好选择在夏季?(2分)

              (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种植苹果的区位选择在A地还是B地产生了争论。对此谈谈你的观点,并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理由。(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B地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3分)

               

            • 8.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图甲为南非地形地势图,图乙为南非耕地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南非的地理环境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东北风影响,东北部降水量多于西部
              B.A、B两处渔场的成因不同
              C.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
              D.A海域多雾2.关于甲地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香蕉等热带作物  B.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大麦等冬季谷物C.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D. 乳畜业较为发达
            • 9.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资源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读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的相关图示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简要评价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2分)

              (2)简析气候变化对该流域春小麦、玉米生产的影响。(2分)

              (3)民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和质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即“压砂技术”。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产量和质量均高于A组。试从砾石覆盖对瓜田水、热、土条件的改变方面,帮助他们解释其中的原因。(3分)

              (4)为了拯救民勤绿洲,民勤县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关闭部分机井、压缩农田面积、推广滴

              灌技术、进行生态移民”的四大措施。简析实施这四大措施的主要目的。(3分)

               

            • 10.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珠三角地区的先民将洼地挖深,“坭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养蚕,蚕矢(粪)饲鱼,两利俱全,十倍于稼。”

              清朝,丝鱼业达到鼎盛。顺德一带,咸同后,田多变基塘,获利较丰。史称“广纱甲天下”,特别是“粤缎之质密而匀,真色鲜华,光辉滑泽”,“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也”,“广蚕岁七熟,闰则八熟”。蚕丝质量好坏与桑叶质量和气候有很大关系。下图为桑基鱼塘分布及模式.

              (1)最初,基塘农业是被“逼”出来的,试分析该类农业出现之前不利的自然条件。(6分)

              (2)分析“咸同后,田多变基塘”的原因。(6分)

              (3)试从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也”的原因。(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