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轨迹图”和“我国经济重心轨迹图”。据图可知(    )

              A.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位于经济重心的东南方向
              B.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趋势是向西向北
              C.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是北方地区
              D.我国的经济重心主要位于西部地区
            • 2.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问题。

              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22分)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    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6分)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 4.

              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
              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
            • 5.

              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初步统计,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2.21万亿美元,进口1.9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下图为各国对iPhone手机价值贡献率。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意义

              A.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B.有利于节能减排
              C.有利于缓解南方沿海地区的用工荒
              D.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2.做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是①核心技术的开发②自主品牌的培育③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④建立健全营销网络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 6.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图甲为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A为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表。

              材料二  表B为上海第一产业有关数据。图乙为该市三大产业产值比例变化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基本特征。(2分)

              (2)2000~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措施有哪些?(3分)

              (3)2000~2009年上海农业产值             (变化),农业人口             (变化),导致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 7.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过程。(8分)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图8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6分)

               

            • 8.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9.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该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 10.

              关于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工业结构看,我国大致上具有“南重北轻,西重东轻”的基本特征
              B.从自然条件看,我国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广阔,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
              C.从对外开放程度看,我国南方开放程度较高,北方开放程度较低
              D.从经济增长速度看,自1999年以来,我国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东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