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青海湖藻类物质繁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以盛产湟鱼而闻名。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9月底开始南迁。

              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353.72平方公里,增加了32.65平方公里,较2001年以来10年同期平均面积增加了76.31平方公里,与面积最小的2004年相比,面积增加了109.22平方公里,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连续7年呈递增态势。

              (1)分析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候鸟在青海湖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3)从2001年-2011年期间青海湖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6分)

              (4)分析青海湖地区交通对分布聚落的影响?(4分)

               

            • 2.

              (11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虚拟水指生产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量。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许多国家虚拟水资的进出口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表现出,每年全球商品中虚拟水资的流动总量约达16250亿立方米。约旦和以色列等一些干旱国家以虚拟水形式进口的水量已远远超过了其出口的虚拟水量。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图。

               

              (1)分析A、B两省同属虚拟水平衡区的原因。(4分)

              (2)从虚拟水角度为C省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4分)

              (3)从水资利用的角度,说明虚拟水资流动的地理意义。(3分)

               

            • 3.

              下图为某河流及其支流南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判断图中河流在P处的主要补给类型。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右图所示)。平原部分离河愈远则地势愈低,至山边为最低,当地居民有“高莫高于河沿,低莫低于山边”之谚语。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指出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 4.

              (10分)【环境保护】

              读“华北某城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分布(数值单位:cm)”图。回答问题。

              简要说明该城市平原区局部地面沉降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为防止地面沉降应采取的措施。

               

            • 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6分)

              (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3)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4)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10分)

               

            • 6.

              ( 24 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一(3)题。

              材料一: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二: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及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井指出此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12 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 8 分)

               

            • 7.

              (12分)图1为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2为其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读图1,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1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图2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 8.

              (8分)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大洋环流。读图回答:

              (1)环流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            流经大洋西岸时应为寒流。

              (3)在环流B的      部是形成大渔场的理想海区。假如该图为大西洋,此处应是      渔场。

              (4)假如该图为大西洋,环流B的西部洋流名称是          ;环流C的南部洋流名称为         

               

            • 9.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现有城市中约有1/2的城市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约占1/6,每日缺水达1600万吨。

              材料2 我国沿海缺水城市集中分布地区图(图27)

              (1)乙图所示地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和河流入海口,但仍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试分析该地区城市缺水的人为原因。(4分)

              (2)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丙图所示地区经常出现“咸潮”,导致城市供水出现暂时性短缺。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试分别从年份、季节、日期角度,指出在哪些时候“咸潮”最为严重。(3分)

               

               

            • 10.

              下左图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下右图是甲河流域某一水文站,在某年7月18 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而且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甲、乙两河水系特征的不同点。(6分〉

              (2)据图描述甲河两侧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4分)

              (3)近年來,在相同的降水量,该地水文曲线的“洪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试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并判断右图中A点的移动趋势。 (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