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阅读材料,完成8题。
              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
              A.海洋动物吞食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
            • 2. 2011年6月初,渤海蓬莱19-3油田发生了严重漏油事故。直至11月2日该油田附近仍有油花溢出。概括此前渤海海域水质清洁程度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和此次海洋石油泄漏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007年11月11日因海上风暴天气,正在航行的5艘俄罗斯籍船只失事或遇险,其中一艘油轮船体断成两截,约1300吨原油泄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读图,回答(1)——(3)题。


              (1)产生刻赤海峡风暴天气的主要气象原因可能是

              [     ]


                  A、锋面和气旋活动
                  B、飓风活动
                  C、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加强
                  D、反气旋活动
              (2)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


                  A、类似俄籍船只失事的意外事故
                  B、沿海地区各类生产活动和交通工具
                  C、沿海地区的工业生产和海运船舶
                  D、海上石油钻探
              (3)海洋石油污染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     ]


                  A、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使渔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C、使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
                  D、使滩涂养殖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 4.     科学家通常把海水表层叶绿素含量低于0.07mg/m3的现象称为“海洋荒漠”,表现为海洋表层藻类物质稀少甚至绝迹。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海洋荒漠”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     ]

              A、气候变暖使表层海水年温差变小,抑制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扩大“海洋荒漠”的范围
              B、暖寒流交汇区鱼类多,不利于藻类物质的生长,为主要“海洋荒漠”区
              C、副热带海区,光照充足,不会出现“海洋荒漠”现象
              D、人类活动不会对“海洋荒漠”产生影响
              2、据《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东海海域共发生60次赤潮现象,成为中国赤潮灾害影响最严重
                  的海域,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潮海域中的叶绿素含量偏低,化学耗氧量偏高
              B、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东海赤潮高发期在每年的12月~1月
              C、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海水养殖发达,可以抑制赤潮的发生
              D、东海海域适宜的水温有利丁藻类物质的繁殖
            • 5.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起火,约36小时后沉没,其底部油井自24日起漏油不止。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终于在7月15日使海底漏油现象得到控制。这次事故对相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成为最大的生态灾难之一。
              结合上图,分析回答本次石油泄漏所带来的危害和海底漏油现象难以控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在旧金山和夏威夷之间的广阔太平洋水域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大小与中欧相近!科学家们认为,人们随手丢弃的废旧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海洋,不断运动的洋流将它们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这座庞大的“垃圾岛”,这座垃圾岛一直在“茁壮成长”。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座“岛屿”面积每10年就增长10倍,要彻底清除这些垃圾,可能要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1)形成“太平洋垃圾岛”的垃圾主要来自
              [     ]

                  A、航行于海上的各类船只
                  B、沿海陆地上的生产活动
                  C、地上生活活动丢弃的垃圾
                  D、废弃船只上难以分解的塑料制品
              (2)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岛”的主要洋流可能是
              [     ]

                  A、北太平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3)大洋上的“垃圾岛”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

                  A、海洋动物吞下塑料垃圾,危及其生命
                  B、改变洋流流向,危害海洋环境
                  C、严重阻碍海上船只航行
                  D、增加海洋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甲)。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水分布图(图乙)。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港口附近海域面临的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阴影区域B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科学家通常把海水表层叶绿素含量低于0.07mg/m3的现象称为“海洋荒漠”,表现为海洋表层藻类物质稀少甚至绝迹。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海洋荒漠”成因的正确说法
              [     ]

              A、气候变暖使表层海水年温差变小,抑制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扩大"海洋荒漠"的范围
              B、暖寒流交汇区鱼类多,不利于藻类物质的生长,为主要"海洋荒漠"区
              C、副热带海区,光照充足,不会出现"海洋荒漠"现象
              D、人类活动不会对"海洋荒漠"产生影响
              2、据《2007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统计,东海海域共发生60次赤潮现象,成为中国赤潮灾害影响最严重的海域,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潮海域中的叶绿素含量偏低,化学耗氧量偏高
              B、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东海赤潮高发期在每年的12月~1月
              C、渤海、黄海和南海的海水养殖发达,可以抑制赤潮的发生
              D、东海海域适宜的水温有利于藻类物质的繁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