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租是指各种活动对于所要利用的土地愿意付出的租金。地租等值线是指将地租相等的各个点连接而成的曲线。下图为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

              (1)从材料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有                        ,所以城市中心多为        区。(3分)

              (2)材料二显示地租水平递减率最小的是                ,所以郊区最适合发展第              产业。(2分)

              (3)地租次高峰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1分)

              (4)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高,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城市连片分布的趋势,其中最大的城市群出现在       地区。(2分)

              (5)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的发展,所以城市郊区化、城市化、逆城市化中最晚形成的趋势是        。(2分)

            • 2. 36、城市化已成为当今社会聚落发展的主流。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________产业向____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_____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__目前发展速度________。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

            •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D阶段反映的是___________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                   

              (2)左图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右图中①属于__________国家,②属于________国家。

            • 4.

              如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3)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

              (4)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________等。

              (5)烂皮树现象和烂心树现象形象地反映了________国家和________国家各自所面临的城市问题。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方是________。

              (6)城市问题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________产物;国家可通过________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城市问题。

            • 5.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相关数据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15年,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      。图中四组数据中不能体现该地区城市化进

              程特点的是      ,衡量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2)城市发展过快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

              对气温的影响:      

              对地下水的影响:      

              对生物的影响: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3)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6.

              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数目的多少
              B.城市人口的多少
              C.城市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 7.

              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 )

              A.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
              B.填埋污染严重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
              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
              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
            • 8.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60年

              10.32

              4.2

              5.71

              60.5

              4.60

              22.2

              1970年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年

              17.0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年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年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年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通常用________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________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

              (2)从20世纪________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________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已由________国家转移至________国家。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达________亿,因此控制________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 9.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 10.

              根据以下材料及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1年,“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2013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向全国人大提交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意在促进“成渝经济区”能发展为内陆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 我国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的地区及主要城市群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