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36、城市化已成为当今社会聚落发展的主流。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

              (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________产业向________产业转移,城市________不断扩大。

              (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_______目前发展速度________。

              (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_______现象。

            • 2.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数量多则城市化水平就高。
            • 3. 如图表示某国略图.①是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该国计划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完成下列要求:
              区位条件城市①城市②
              海陆位置
              交通
              地形
              在国土中的位置
              (1)城市①所在的地形区位于    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2)比较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完成下表.
              (3)判断(在每项前的括号内,用符号“√”表示正确答案,用符号“×”表示错误项):
              该国首都如果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将
              A.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B.促进北部边境贸易的发展    
              C.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    
            • 4.

              材料一:中国的古村落,孕育了文化,承载了乡愁,但这些承载厚重历史的村落却在悄悄消失中。2000年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2010年是270万个,10年就消失了90万个,现在的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

              材料二: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经济迅速腾飞,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同时期台湾学者龙应台说“台湾,是生我育我的母亲;肮脏、丑陋、道德败坏的台湾是我生了梅毒的母亲”。

              材料三:读图,“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1)阅读材料一,分析古村落消失是因为人口迁移方向是从              ,这过程称为      ,这个过程对迁出地的不利影响      

              (2)阅读资料二,分析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处于上述过程的      阶段,增长速度    ,该阶段 “台湾母亲生病”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有   

              (3)阅读材料三,说说“城市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是                                    

            •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                          来表示,从图示可看出,          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2)在1800—1992年间的六个时间段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幅最快的时段分别在                             

              (3)目前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               ,出现了                现象。

              (4)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         ,但城市化水平较          

              (5)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           污染、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