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灾害与防治】

              进入2010年以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一场里氏8.8级强震撼动了智利中南部以及若干周边国家,震源深度33千米。地震在智利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0人。

              (1)分析海地和智利大地震的共同成因。(4分)

              (2)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震级小,但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很多,试分析原因。(6分)

               

            • 2.

              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共同点是(     )

               ①相同的致灾因子  ②相同的承灾体  ③相同的主导因素  ④都统称为灾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

              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     )

              A.双重性
              B.自然性
              C.单向性
              D.周期性
            • 4.

              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选择填空)

                  A. 热带气旋的发生地    B. 洪灾的主要发生地

                  C. 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 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2)图中各点大多分布在         灾害带和         灾害带上。

              (3)图中A、B两地对比,自然灾害较少的是     地。该地少水旱灾害是因为属    气候区,降水         ;该地少台风灾害是因为         ;该地少地震、火山是因为      ;该地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因为                 

               

            • 5.

              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垦土地
              B.大型水库蓄水
              C.人为环境污染
              D.破坏植被
            • 6.

              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     )

               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

               

            • 7.

              温带风暴潮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季节搭配。正确的是  (     )

              A.台风、夏秋季节
              B.温带气旋、夏秋季节
              C.寒潮、春秋季节
              D.温带气旋、春秋季节
            • 8.

              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

              A.江河上游地区
              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
              D.降水丰富的山地
            • 9.

              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    )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热带气旋

               

            • 10.

              人们通过植树造林能预防或减少的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暴雨洪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