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2分)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

              2011年8月我国气象灾害分布图
              (1)据图概括2011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4分)
              (2)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明2011年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发生原因的填空。(8分)

              华北地区:8月我国东部雨带       ,夏季风与冷空气相遇,在此形成强烈      ,并造成洪涝灾害。
              南方地区:8月因雨带       (方向)移,本地区此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中心气流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 ,因此出现高温伏旱天气。
              (3)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
            • 2.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旱灾严重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旱灾严重
            • 3. 图示自然灾害是         (     )
              A.台风    
              B.鼠灾   
              C.寒潮    
              D.风暴潮
            • 4.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读表2,完成24~26题。
              表2
              我国沙尘天气
              20世纪
              21世纪以来
              年均次数(次)
              80年代
              90年代
              12.7
              22.1
              16.1
              平均日数(天)
              10
              6.2
              5.5
               
              24. 下列气象灾害中与沙尘暴成因相似的是
                  A. 台风    B. 寒潮    C. 暴雨洪涝    D. 旱灾
               
              25. 读表2,我国的沙尘天气近三十年来呈
                  A. 减少趋势    B. 增加趋势    C. 波动趋势    D. 稳定趋势
               
              26. 发生以上变化的人为原因有
                  A. 围湖造田    B. 露天采矿    C. 营造防护林    D. 南水北调
            • 5.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全国各地均可能发生干旱,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约占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总损失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1990-2009年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我国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                                    
              (2)中国干旱灾害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3)图中A、B、C三地什么季节旱情最严重?并分析其成因。
            • 6.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
              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
              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
              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 2.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下图中的             
            • 7.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回答以下4-6题。
              4.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点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旱灾多发
                B.台湾省——地震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黄淮海平原——低温冷害严重
              5.形成我国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国土面积广大                ②人口纵多
                ③悠久的农业历史状况          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 
              ⑤灾害灾次频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6.我国西部地区灾情主要表现为
                A.受灾入口多                 B.牲畜掉膘或死亡
                C.农作物成灾面积大           D.农作物受灾面积大
            • 8.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9. 图12为我国某地区某类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分别说出甲、乙、丙三种自然灾害及其所属类型。(4分)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地形区),此类自然灾害在成因上具有______________性。(2分)
              (3)说出乙灾害高发季节及其危害。(4分)
            • 10.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据此回答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