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各题。

            • 2.

              下图中的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据此完成第8~9题。


            • 3.

              《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显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面沉降”,造成长三角地区经济损失逾3 000亿元。如果不考虑极值,以目前的沉降速度,到205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40~70厘米,长三角很可能就此桑田变沧海。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4~6题。

            • 4. 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 5.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今年,它或许会在临沂157.4万亩的林地、农场上繁衍生息,肆无忌惮地啃食着绿色。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形成危害,会有哪些危害?(9分)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6分)
            • 6. (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完成以下问题。(10分)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 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根据后续研究表明,海啸最高达到23米。
              材料二 “东亚局部地区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我国汶川地震的10倍
              B.造成日本此次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是海啸
              C.上图中A、B可能表示不同气候的分布区
              D.日本在此次灾害中,核泄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此次地震灾害中日本人员伤亡远小于一年前海地地震,试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角度分析原因。(8分)
               
            • 7. 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毁林开荒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 8.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客易垮坝。读下图回答10~12题。

                                     9月11日                9月13日
              10.图3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A.a b c            
              B.b c a           
              C.b a c           
              D.c b a 11.为了能快速获取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有关信息,最急需使用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12.与图3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