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为2010年第6号台风“狮子山”、第7号台风“圆规”、第8号台风“南川”移动路径和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是______和______。
              (2)简述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地时间2009年9月2日,如下图所示地区发生7.3级地震。


              (1)许多自然灾害往往诱发出一系列次生灾害,请说出该地地震可能诱发的主要次生灾害。
                                                                                                                                                                               
              (2)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与该地相比,在地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损失比该地大得多,但人员
                       伤亡少得多,试分析日本经济损失大而伤亡人数少的原因。
                                                                                                                                                                               
                                                                                                                                                                               
            • 3.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城市附近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防御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4. 与汶川“5·12”地震相比,日本地震死亡人员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     ]

              A、日本建筑物的防震级别较高
              B、日本地震预报的准确度较高
              C、日本地震的震中远离人口密集区
              D、日本地震由板块张裂形成,汶川地震由板块挤压形成
            • 5. 2010年7月下旬以来,吉林省连续遭遇了3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第二松花江流域13条河流同时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洪水给吉林带来了一场巨大的灾害。下图为松花江流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2010年夏季吉林省东部洪涝灾害严重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低洼,以平原为主,地表积水较深
              B、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谷地,造成财产损失巨大
              C、气候异常,突降百年一遇特大暴雨,人们防范意识差
              D、位于松花江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2、为减轻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山区城镇应建在
              [     ]

              A、远离河流的地方
              B、河流附近的高地
              C、半山腰
              D、山脊
            • 6. 图甲为某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资料图,图乙为该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该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御台风灾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中央气象台2010年12月14日18时发布暴雪蓝色预警:12月14日20时至15日20时,湖南中部、江西北部、安徽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雪(10~15毫米,局地可达20毫米)。目前,东北降暴雪致最深积雪50厘米,多条高速关闭。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东北降暴雪有关的是①北方冷气流增强②南方暖气流增强③有大量水汽存在④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
              [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有关应对此次雪灾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国家气象部门搞好预报预防工作
              B、加大宣传力度,公众参与,清理积雪
              C、及时给农田作物盖土,提高御寒能力
              D、利用GPS统计受灾区域,及时反馈受灾信息,及时救灾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2月5日中午,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发生草原火灾,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据初步了解,火灾已造成22人遇难。
              材料二
              下图为四川大火示意图。
              (1)此次草原火灾迅速蔓延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此次大火迅速蔓延,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哪些措施来监控火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灭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干旱。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读图回答1~3题。

              1、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
              [     ]

              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
              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
              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
              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
              2、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水稻
              B、冬小麦
              C、玉米
              D、春小麦
              3、对旱情的监测,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全球定位系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