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某流域200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与1960年比较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可能是
              [     ]

              A.松花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海河流域
              2.下列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沙地增加
              B.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沼泽减少,次生盐碱地增加
              C.由于不合理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载畜量降低
              D.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量加大,导致大量开垦耕地
            • 2. 下图示意我国1955年~2006年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情况,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读图完成1—2题。

              1.1955年~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表现为
              [     ]

              A.稳定性越来越高
              B.稳定性越来越低
              C.稳定性与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无关
              D.出现过两个明显的不稳定期
              2.图示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增加
              D.农业结构调整
            • 3. 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了30%,有8.5亿人口饿肚子。据此回答(1)——(3)题。
              (1)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国有
              [     ]

                  A、中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
                  C、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乌克兰
                  D、中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2)世界上经常忍受饥饿煎熬的居民主要集中分布在
              [     ]

                  A、东非热带草原国家
                  B、北非热带沙漠国家
                  C、西亚热带荒漠国家
                  D、中亚温带草原国家
              (3)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A、生物制油、生物制药、粮食酿酒等耗费粮食增多
                  B、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粮食消费猛增
                  C、施用化肥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施用农药减少,病虫害严重,粮食减产
            • 4. 下表为四个国家人口算术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面积之比)和人口生理密度(即一个地区人口与耕地面积之比)的数据。回答1—3题。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个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比例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四个国家中粮食问题最突出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表中四国为中国、印度、埃及和加拿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加拿大
              B.乙是印度
              C.丙是埃及
              D.丁是中国
            • 5.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哥本哈根(图中A城)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即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与协商,最终形成了并未正式获得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时,该地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形成该地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09年11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会议上,我国承诺将在2020年前实现单位GDP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兑现该承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它们之间联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