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图回答32-33题


            • 2. 读我国及某局部地区放大简图(如图),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名称:铁路线甲乙    ,D地形区    
              (2)己为我国第三大岛    岛,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3)AB两地共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C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4)图中C区域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从交通、市场、资源等方面简要评价该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 3. 读我国华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1)和西北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图(图2),其中A河河谷被称为我国的“西域湿岛”.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图1中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图1中乙地区是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地区之一,说出其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A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 4. (双选题)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22.图中甲乙丙丁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资源 
              B.乙表示环境 
              C.丙表示人口 
              D.丁表示经济系统23.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5. (双项选择题)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
              A  人口压力大   B  人口分布不均     C  经济技术水平低  D  环保法规不完善
            • 6.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错误的是
              [     ]

              A、E表示资源消耗
              B、F表示产业活动
              C、H表示废物排放
              D、G表示产品消费
              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

              A、过度开发不会导致可再生资源破坏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 7. 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是
              [     ]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2)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是
              [     ]

                  A、上升
                  B、下降
                  C、1975年前上升,1975年后下降
                  D、1975年前下降,1975年后上升
              (3)图中两条曲线的关系说明
              [     ]

                  A、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决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必然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C、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好
                  D、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得到改善,这才是真正的发展
            • 8.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2)题。

              (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2)后工业化阶段人地关系特点是
              [     ]

                  A、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大
                  B、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C、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D、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 9.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目前关注的三大问题,下图为21世纪人口数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程度变化趋势图,据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

                  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
                  C、B曲线表示2l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了中叶有好转
                  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
              (2)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B、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导致某些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C、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D、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10.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 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