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的海岸类型主要是________,其主要特点有________。

              (2)与乙海域相比,甲海域的盐度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该地区适宜开辟盐场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

              (4)目前,该地区在海岸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

              B.[城乡规划]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读图回答问题。


              图1为封闭式小区周边交通路线示意图

              图2为街区制住宅周边交通路线示意图

              图3为西欧某城市街区制住宅小区

              (1)城市的主要功能区除了居住区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图3中的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火力发电厂,最好布局在该城区的________方位。

              (3)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

              (4)与封闭式小区相比,街区制住宅小区的优点有________。

              C.[旅游地理]

              图为中国古长城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城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

              (2)构成古长城等景观美的核心是________,欣赏古长城景观需了解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每年“十一”期间,山海关游客远多于嘉峪关,这是因为山海关________

              (4)山海关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保护历史古迹________

              D.[环境保护]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土地退化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A.石漠化

              B.草地退化

              C.沙漠化

              D.土地污染

              (2)试分析乙区相对于丙区土地退化更为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____

              (3)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c区域土地加速退化的原因________。

              (4)土地退化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恢复土地生产力。________

            • 2.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 3. 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问题。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读鄱阳湖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为“唐初时期鄱阳湖范围示意图”,图二为“1970年鄱阳湖范围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三为“1995~200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转移规模示意图”。



              (1)1970年与唐初时期的鄱阳湖相比,最大的变化是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

              (2)1995~2000年,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其主要原因是        ,该做法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至少写两个)。

            • 5.

              据图回答32-33题


            • 6.

              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②禁止燃烧化石燃料

              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④加强国际间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②④
            • 7.

              下图所示地区可能发生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 8. 下图为我国癌症村分布密度示意图,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B.地质条件
              C.环境污染          
              D.人口密度
            • 9. 图3是我国某区域水资源来源构成(单位:亿立方米)统计数据,据此完成5~6题。

              5.该区域近年来(   )
              A.降水量和径流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不断回升
              C.区域内的水资源基本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D.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6.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10.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挑水来我浇园”“我织布来你种田”。据此回答10~11题。
              10.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________时期。
              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11.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