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2.7万亩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2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1)概述图1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的生态意义.
            • 2.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面积曾达3 000平方公里,为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目前该地区已遭受严重破坏。

              (1)分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原因。(6分)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9分)

               

            • 3.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A地是著名的“冰糖心苹果”产地,“冰糖心苹果”具有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2)说明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3分)

              (3)A地大量迁入人口可行吗?说明理由。(3分)

              (4)若R河流域农业土地不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5分)

               

            • 4.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简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5 000多平方千米,根据国务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以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产基地。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持续减小,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5分)

              (2)结合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黄河三角洲建设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优势条件。(6分)

              (3)京津唐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工业生产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两地区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请从区域联系的角度说明两者在哪些方面可以相互支持。(4分)

               

            • 5.

              (10分)【环境保护】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流城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呕,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日。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的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

              材料二:红水河流城开发图。

              (1)有人戏称红水河险些成为“黑”水河,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

              (2)根据图文材料,并提出红水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6分)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称,中国未来一段时间要打造“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构建这一格局,是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1)简述图中“两横三纵”城市战略格局的地区分布特点.
              (2)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试分析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影响.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在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环境署于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每年的12月29日改为每年5月22日.2001年它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国际社会把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化学污染和气候变化列为当今全球四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国白蛾由朝鲜传入我国东北,所到之处,枝枯叶落,如同经历一场“无烟的火灾”.2008年,它从西北方向进入临沂市,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繁殖.
              材料三
              据环保专家统计,在我国已产生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已达283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我国十分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公约》外来入侵物种问题谈判,切实履行《公约》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决定,针对外来入侵物种开展了大量工作.
              (1)美国白蛾为什么会在我国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形成危害?
              (2)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 8. 马拉开波湖是委内瑞拉重要的“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积极发展炼油工业.根据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1)2013年4月18日,基多的白昼长约为    小时.基多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甲洋流的性质为    ,其流向主要与    (风带)有关.
              (3)委内瑞拉粮食需要大量进口,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与中国加强水稻种植合作.试分析委内瑞拉中部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4)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的水质逐渐变差,湖区生态环境恶化.试分析其水质变化原因及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
            • 9. 甲图为秘鲁人口、矿产、河流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秘鲁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乙图,描述秘鲁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2)说出乙图中洋流流向.说明洋流对秘鲁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甲图中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千米10人的区域主要以热带雨林为主,说出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
            • 10. 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地处我国自然环境敏感地带,年平均气温8.9℃,年降量306,87mm.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儿庄乡示意图.

              材料二:1955~2005年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关系资料(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

              (1)马儿庄乡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2)1955~1995年间,马儿庄乡草地植被与羊只数量关系是    ,反映了草原生态存在    的环境问题. 
              (3)马儿庄乡地区人们最主要生活饮用水源是    ,判断理由是    
              (4)在50年代,马儿庄乡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经过50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经历了从    业向    的转变,引起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5)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迸一步恶化,马儿庄乡应如何进行国土综合治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