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                           
              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
              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 2.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 3. (2013秋•合浦县期中)读巴西的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北部为什么人口稀少?
              (2)当前造成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3)简述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 4. 图中图1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    的原则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    ,理由是    .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 5. (双选题)
              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压力大  
              B.人口分布不均     
              C.经济技术水平低   
              D.环保法规不完善
            • 6.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已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此回答49-50题
              49.据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A.大量使用氮肥有关             
              B.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50.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A.抵制海水水面蒸发B.水体富营养化 C.水循环速度改变  D.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 7.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 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km 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根据所学回答 15题。
              15.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①.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②.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③.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④.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 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洪涝灾害
            • 9.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
              (1)人类从环境取得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人类向环境排出___________,人类对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产生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造福于人类;人类对环境资源不合理开发、破坏资源产生________(恶性或良性)循环,环境给人类以惩罚。
              (2)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包括资源,能源的_________能力和环境对废弃物的_________能力,走____________的道路。
              (3)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我国许多省区,2010年曾出现野狼伤人、野狼进城的事件,野狼破坏农作物更是比比皆是。为控制野狼数量,有些地区已展开适量猎杀活动(野狼为国家一般性保护动物,县级发文即可适量猎杀)。试分析近年来野狼大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读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完成1—2题。

              1、和图中A、B、C、D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
                  ①铁矿石、水产品 ②煤渣、污水 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和废物利用
              [     ]

              A、A①、B②、C③、D④
              B、A①、B②、C④、D③
              C、A②、B①、C③、D④
              D、A②、B①、C④、D③
              2、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不是
              [     ]

              A、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深刻
              B、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C、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D、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积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