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选修6—环境保护】
              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0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 2. (10分)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 3.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ks5u   
              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 4.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
              [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 5.     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图1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2,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
                  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图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
              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自余
              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 7.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 8. 下图是2001年3月6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读图,回答1—4题。

              1、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
              [     ]

              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
              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上海
              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
              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
              2、按“城市——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排列,与图示情况相符的有
              [     ]

              A.上海——可吸入颗粒物——燃煤取暖
              B.太原——可吸入颗粒物——扬尘及燃煤取暖
              C.珠海——可吸入颗粒物——沙尘暴
              D.重庆——SO2——燃煤
              3、冬季兰州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原因有
              [     ]

              A.地处黄河谷地,污染物不易扩散
              B.工业废气及居民取暖的烟尘数量较大
              C.偏北风从西伯利亚带来大量工业废气
              D.长时期受低压系统控制,污染物难以扩散
              4、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
              [     ]

              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
              B.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C.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
              D.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
            • 9. 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该活动的主旨是( )
              A.节约用电
              B.观察星空
              C.宣传环保
              D.纪念爱迪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