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1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1,完成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 2. 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1—3题。
              1、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     ]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2、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     ]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3、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3.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1-2 题

              1.由图可以推断,该区域
              [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4.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1~3题。

              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 5.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 6.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1—3题。

              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

              A.①与⑤ 
              B.①与⑥
              C.③与⑤ 
              D.③与⑥
              3、与①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⑦东侧表层海域
              [     ]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高   
              D.温度低、盐度低
            • 7. 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     ]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2、该聚落
              [     ]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 8.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化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
                  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2010年以采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材料二: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三:
                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四: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板块、_______板块、_______板
                块的交界处。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