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1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的地形特点。(4分)

              (2)说明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3分)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的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 2.

              读“我国南方某丘陵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根本原因是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①                   ,②                   

               

            • 3.

              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简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2分)

              (2)松花江(注:东北地区的河流)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      (1分)

              (3)与松花江流域相比,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更为严重的原因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成因机理(5分)

               

            • 4.

              读我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6分)

              (1)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3分)

              (2) 简述图示A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3分)

               

            • 5.

              图16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2分)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

              (2) 分析图中A地乙图例所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简述该生态环境问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8分)

               

            • 6.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诞生地,石油工业曾是其长期唯一的支柱产业,21世纪初被迫开始了能源工业转型。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自然资源丰富。

              材料三:祁连山为河西走廊的“固体水库”,河西走廊有“绿色走廊”的美称。石羊河流域通过加强流域的协调管理、植树种草等,近年生态恶化趋势有所扭转。

              (1)从资源和环境角度简述玉门进行能源工业转型的原因。


              (2)说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对甘肃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3)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4)指出石羊河流域植树种草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早在2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图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主要原因。

              (2)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

            • 8.

              读我国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2)说出丙所在的大城市由于大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并从气候与能源角度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9.

              [地理——选考二:环境保护]

                 2016年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公布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据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全区荒漠化土地为6092.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1.50%,比2009年减少41.69万公顷;沙化土地为2078.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4.48%,比2009年减少34.32万公顷;全区已连续15年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沙化土地比重高的人为原因,并提出其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应采取的措施。

            • 10.

              材料一 历史上美国春夏之交多发黑风暴,最著名的是1934年5月11日,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风暴。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尘被卷起升入高空,形成了一个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440千米、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风暴带。

              材料二 下图为“美国农田黑风暴危害分布示意图”。

              (1) 简述美国西部春夏之交黑风暴多发的原因。
              (2) 指出黑风暴给A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主要危害。
              (3) 建设防护林是预防黑风暴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原理。
              (4) 美国的黑风暴给我们的启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