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干线全长4895千米,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计划于2011年前全线贯通。
              材料二  图为某区域能源调配图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 ________电为主,_______电为辅。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主要原因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_______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C.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不可流动性
              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4)“西气东输二线”的实施对广州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______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
              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
              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
              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
            • 3. 下表是2008年8月浙江舟山市某日气象观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中所表示的天气系统,按气压状况和气流状况分别称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该天气系统在大西洋被称为____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
                  主要出现在______季节。
              (3)为减轻上述灾害造成的损失,应该
                  ①加快发展科学技术,防止灾害的发生
                  ②加强预报和监测,精确预报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③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④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进行预防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水盐度比图中A、B两处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海域除了产生海洋环境污染,还会产生另一大海洋环境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 5.

               

              当水下渗时,以不同速度在组成地表的不同物质中流动,这些物质有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通过以下实验,了解水是如何运动的,完成问题(5分)

              ①分别在草块和土块上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

              ②在其中一个小纱窗上放上8cm X 16cm大的草坪或草皮块。

              ③在另一个纱窗上放上8cm X 16cm大的小土块。

              ④在两个透明塑料盆上各放置一个小纱窗。

              1.该正确的实验步骤应是                (写序号),实验能说明的现象是         

                                                                                          

              2.五分钟后,两个塑料盆所收集的水量有何不同:                             

                                                                                       

              3.请用学过的地理原理对实验结论做出解释说明。

               

               

               

              4.能否利用实验结论为某区域经济开发提出一个可行性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