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___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深度较___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至2006年,已经发现世界海洋中共有200个“死亡地带”,及海洋中由于污染而威胁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生生存的区域。联合国于2006年10月19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目前“死亡地带”的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34%。联合国一位官员说:“这些地带正在对渔业资源以及靠捕鱼为生的渔民构成重大威胁。”完成下列要求。
            (1)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国际公海“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2010年以采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材料二:
                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三:
                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四: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板块、_______板块、_______板
                块的交界处。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有关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
            材料二:右图为“某旅游目的地l994—2004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

            (1)距离上海市500公里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
                     游资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特征有关。
            (4)右图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
                                                                                                                                                                   [     ]
                 A、深圳锦绣中华
                 B、北京颐和园
                 C、苏州周庄
                 D、阿坝州九寨沟
            (5)右图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在“五一”、“暑假”和“________”。2008 年我国调整“五
                     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
                     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桂林市属于我国________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资料一:
            资料二:
            资料三: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裙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3)下列条件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