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某地地质剖面”以及“甲乙两地高空等压面(实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图中,陡崖出现在    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字母ABC各处中,气压由低到高排列为    
              (3)根据高空等压面分布的特点,在图中粗实线上画上箭头,完成大气压的热力循环图.
              (4)近地面附近甲乙两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若甲、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则两地之间吹    风.
            • 2. (2013秋•建邺区校级期中)读图,“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  )中填出气压的高低,并用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先有    运动,再形成    运动.
              (3)图中D点的气压值.    
              ①高于E     ②高于A     ③高于F      ④高于B
              (4)导致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5)如果是北半球夏季,ABC 三地中表示陆地的是    地;
              如果是白天,ABC 三地中表示海洋的是    地.
            • 3. 材料一: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承载着13亿国人的航天梦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举国欢腾,航天员在“天宫”内生活了十五天,进行了载人环境的维护操作,在轨航天医学实验和更换维修实验性的工作,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由6月27日“神舟十号”返回舱成功着陆,为各项飞行试验画上了圆满句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大国.
              材料二:2013年6月20号上午,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完美落幕,备受世人瞩目,中国首批女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进行首次太空授课,讲解并进行实验演示,并与地面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及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大约位于距离地球340千米到370千米处,此高度属于地球大气层的    层.该层的特点怎样?
              (2)宇航员在太空经历一昼夜的时间大约是90分钟,那么地球上一天时间,宇航员经历了    次日出日落.
              (3)当飞船以很快的速度再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时,在一定高度(黑障区一般出现在地球上空35到80千米的大气层间)和一定时间内与地面通信联络会严重失效,甚至完全中断,这就是黑障,而在近地面及太空不会出现,请解释原因?    
              (4)在太空中,星星还会闪烁吗?    (填会或不会),为什么?    
              (5)在太空中看到天空是蓝色还是深邃黑色?    (填蓝色或黑色),为什么?    
            • 4. 读图: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称    环流,形成这种环流的原因是    
              (2)A、E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    ;E、F两处比较,气压高的是    
              (3)如果此处代表城市与郊区的环流,那么A、B、C三处为城市的应该是    
            • 5. 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质构造是    ,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d表示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3)图中④箭头表示    ;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    (增强或减弱),这一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    处.
            • 6. (2013秋•曲阜市校级月考)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气温由大到小是    .该环流位于城市与郊区之间,则甲位于    . 
              (2)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    .①代表的风带是    .      
              (3)若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    ,②代表    . 
              (4)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为海洋,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数字序号). 
              (5)若该图表示“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则该海域位于    半球,②洋流为    (暖,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    的作用.
            • 7. (2013秋•温江区校级期中)读图(等压线的单位为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只能改变风的方向的是    (填字母),它与风向的角度关系是    
              (2)决定风速大小的是    (填字母),它的方向是    
              (3)能阻碍风速的是    (填字母).
              (4)该图表示的是    (南或北)半球风向.原因    
              (5)该图表示的是    (近地面 或 高空)风.原因    .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的是    (近地面 或 高空)风.
            • 8.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图中的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
              材料二: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3)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4)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气象要素:    
              课题名称:    
              (5)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9. 甲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C),乙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    .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2)根据甲图所示信息,用箭头在乙图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乙图的A、B、C三地中的    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4)同期,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乙图的A、B、C三地中的    地,理由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