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3分)

              ①太阳辐射强;②气温低;③空气稀薄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填序号)

              (2)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牵一发”是______。(2分)

              (3)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这种特性表现在(答两点即可):(5分)

                                                                                              

                                                                                             

            • 2.

              下图是全球植被、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___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以上。

              (2)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                                                                 

              (3)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中,最难于形成沙漠的是           

              (4)森林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5)七大洲中,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面积都很广大的是     洲。以下做法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地并能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多项选择)

              A.增加草场载畜量                    B.实行区划管理

              C.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              D.开发草场发展种植业

              (6)沼泽湿地多见于         纬度地带,试分析原因:                                                                                                     

            • 3.

              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没有生命
            • 4.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 5.

              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则表现为降水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地表水少,地貌多为________和________;景观多为________带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________稀疏。

              (2)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图示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调节功能
              B.平衡功能
              C.整体功能
              D.生产功能
            • 7.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材料二 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在过去的一年京津冀地区域际交通一体化进展明显;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材料三 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

              (1)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的分布和原因。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 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图中A、B两地同一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的不同成因。

              (2)指出图中D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主要的区位条件

              (3) 坐落在B岛北部文莱河河湾处的水中高脚木屋——“水屋”(如图所示)是当地传统民居。屋子地板高出水面约2米,高水位时伸手可及水面。

              指出水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4)森林有重要的环境保护作用。比较同强度的暴雨条件下,流域内森林砍伐前后河流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 9.

              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 、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的分布和原因。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至少答三点)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 10.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有常绿阔叶林带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遭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