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根据第一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2010年3月29日至30日)的战略部署,中央将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的结对关系由原来的和田地区调整为阿克苏地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浙江省简图,图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材料二  阿克苏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其中乌什口岸自古以来就是南疆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是阿克苏通向中亚的捷径与咽喉。地区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比浙江省的陆域面积还要大。总人口247.3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该地区也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也出现了断水问题,2006年开通的自来水已经丧失了功能。
              (1)比较两省的城市分布,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2)简述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3)指出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会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减轻这些问题的措施。(10分)
            • 2. (2013秋•盐城期中)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其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区域.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上海市中心城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其原因是    
              (2)简述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上海市能源消耗量巨大.如何解决该城市能源供需矛盾?
              (4)上海自贸区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何在上海建立我国大陆上的第一个自贸区?
            •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镇产业分布图。

              材料二:上图所示城镇距成都市中心城区约25千米,属于浅丘地形,锦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镇域面积约48.95平方千米。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约331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304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6231人,外出打工人数约7500人。2010年,全镇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总产值依次约为18582万元、39000万元和9957万元。
              (1)该城镇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人口城市化率约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说明该城镇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该城镇农业发展条件,谈谈该城镇为实施现代农业可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伴随该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加,有人建议在该城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既能解决能源需求,又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依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你对此建议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读地中海沿岸的地图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地中海地区主要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其面积将不断缩小,试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原因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世界上该能源最大的出口国是________。
              (3)图中海峡Z两侧的洋流按成因属于_________,表层海水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简述海峡Z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两个方面说明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少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阅读我国和世界某种“绿色”能源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该“绿色”能源2007年产消差统计图
              材料二:我国该“绿色”能源的主要进口路径图

              (1)该“绿色”能源是__________。2007年,我国该能源的主要产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等省区。
              (2)我国从中亚地区输入该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2010年11月20日,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沿图中航线(实线)历时半个月运输该能源前往B地,航行
                  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途经沿岸陆地自然带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
              (4)能源输出地C所在国家处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近年来频发_______等自然灾害。
              (5)该能源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使用,试分析其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厦建筑常考虑的一些原则:“未有官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攻位于油”(納:河 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了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则人杰。
              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图(如下图)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从聚落安全、农业生产两方面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讷位”布局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气候有关知识解释我国东部地区房屋为什么多坐北朝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凹岸在我国古代聚落选址中是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上海及英国伦敦等一些港
                  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1)199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重约为__________,石油约为__________。
              (2)简析1950——1990年的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状况,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主要是以什么为主?试简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用电量剧增,许多地区出现了电力严重不足的被动局面。
                  仅2003年,全国就有21个省先后实行不同程度的限电。与此同时,中西部一些煤炭富集地区,正在进
                  行新一轮的煤炭开发,请就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结合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全长1 241千米建设全立交、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送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材料三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于2007年10月11日启动。根据该工程的总体安排,2010年将在库区及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25个县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材料四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当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的三个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除陕西省外,另外两个是指(   )
              A.湖北、河南B.河北、北京C.河南、河北D.湖北、安徽
              (3)试分析中线方案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5)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 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

              材料二: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 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2) 甲河的流向是         ;乙地由于地处板块的         边界,多火山地震。 (3) 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4) 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         ,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 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角度,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简要分析其原因。
            • 10.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滑雪的适宜温度是-10℃~-15℃,如温度过低,雪质过硬,则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 发挥,崇礼县山区在2月份到3月中旬之间,天然雪丰富,温度在-10℃左右。张家口地区 冬季时间长,雪季来得早走得晚,就连国内黑龙江的滑雪场雪质稳定也要到12月以后,而崇礼的滑雪场在11月份雪道就完全可以达到训练比赛标准。

              材料二:张家口位置示意图。



               

              (1)说出张家口地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区冬季降雪较丰富的原因。

                

               (2)简述崇礼地区适宜滑雪的优越自然条件。


               (3)有人认为降雪量更大的哈尔滨更适合和北京共同申办奥运会滑雪项目,但张家口的同学却提出了质疑,试为张家口的同学提供论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