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6日清晨,大雾笼罩长沙城区,市区许多道路能见度一度不足10米,给人们出行带来影响。而从4月25日晚上开始,黄花机场受雾影响暂时不能正常起降。据机场气象部门预测,大雾将在9:30消散。截止26日8:30,受雾影响取消航班46架次。
              (1)分析大雾的危害及防范措施。(6分)
              (2)解释“十雾九晴”和日出后几小时大雾逐渐消散的原因。(4分)
            • 2. 读“台风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_______________季节,我国_________________地区频受台风影响。
              (2)除我国以外,亚洲的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受台风袭击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日本B、印度C、菲律宾D、巴基斯坦
              (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内容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5)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和造成。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3.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




              (2)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3)对比分析流经城市②的河流与锡尔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

            •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                                                  乙


              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地区之一。该谷地黄土分布广泛,呈条带状,黄土厚度自西向东先逐渐增厚后变薄,黄土颗粒自西向东逐渐变细。图中,图甲为伊犁地区地形地貌图,图乙为伊犁地区黄土层分布状况。


              (1)说明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根据材料推断伊犁河谷黄土层的成因并说明理由。

              (3)分析伊犁河谷易发生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

            • 5.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某流域开发利用1997年和2007年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图2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灾害及原因。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 6.

              【加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壮大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图1为我国局部略图。

                

                                                  图1


              材料二 2016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武汉遭受了严重的内涝,损失严重。

              材料三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等储量全国第一。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和支柱作用。图2为有色金属矿产开采流程示意图。


                                                   图2


              (1)简述中三角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优势区位条件

              (2)简析造成武汉内涝灾害的主要气象原因。

              (3)说明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开发对当地水资源的主要影响。

              (4)中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但近年来在全国的粮食生产格局中地位下降,分析其原因。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杭州湾沿岸城市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

              组成部分,但宽阔的杭州湾将北岸的上海、嘉兴与南岸的宁波隔开,对两岸城市的分工与协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杭州湾沿岸部分交通干线及城市分布图。图中①②为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的跨海高铁线路备选方案,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小时。金山至虹桥段为上海市内轨道交通,时速约60千米/小时。


              (1)图示地区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修建跨海铁路桥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材料二,①②两种方案相比,多数专家支持方案①优先开工,分析原因

              (4)为进一步加强宁波市与上海市之间的经济合作,除加强交通建设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 8. 北京时间 2013 年 2 月 6 日9时12分,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鲁斯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不到6公里,并引发了海啸。图21为“地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⑴该处多地震的原因是其地处   ▲   板块与   ▲   板块的   ▲   边界。(3分)

              ⑵此次地震引发了海啸,主要原因是   ▲   。(4分)

              ⑶此次海啸造成的危害有   ▲   。(3分)

            • 9.

              4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其受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甲、乙两图所示海区是风暴潮的多发区。

                           

                                       甲                             乙

              (1)说出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多发季节。(4分)


              (2)2015年3月8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后,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受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乙图中的②海湾将出现一次明显的风暴增水过程。试分析预计这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2分)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分)



            • 10.

              地理:自然灾害

              (10分)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