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发展工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又一次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

              材料二:图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地区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出3点即可)

                                                                          

                                                                       

              (2)从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角度回答三十多年来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

                                                                                         

              (3)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地的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答出3点即可)

            • 2.

              图是唐代和现代海岸线的分布图,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分析长江南北两岸海岸线变化速度差异。

              (2)说明地形因素对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利影响。

              (3)分析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对南通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2日至4月1日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1   如图为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2  德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3  四种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

              (1)荷兰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全球气候变暖将对荷兰产生巨大威胁,原因是    
              (2)材料2所示图中城市主要分布特点是    ,分析图中城市如此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3)德国的人口增长现状符合材料3中的    .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四国目前的城市化特点是水平    、速度    
              (4)欧洲西部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向小城镇和农村回流的现象叫做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任写两点).
            • 4. (2013秋•宁波期末)阅读表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9年阿根廷和日本   两国的资料统计表
              阿根廷日本
              总人口(万人)378012100
              人口出生率(‰)189
              人口死亡率(‰)89
              人均GDP(美元)365038210
              城市人口比重(%)92.266.6
              (1)据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长为    模式;仅从地形角度考虑,阿根廷东部地区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区    (大或小).
              (2)据表计算,每年出生人口较多的国家是    ,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主要原因是    
              (3)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日本,这种表现称为    
              (4)纵贯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是由于    板块与    板块碰撞造成的.
              (5)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成因是    
              (6)当阿根廷为2014年1月1日1点时(阿根廷采用西三区区时),北京时间是    
            • 5.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12为“1970-2012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34~35题:

               
              34.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新中心城区集聚
              35.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 6.     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下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城市等级规模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城市化水平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上看,2006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________。
              (2)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速度,分析我国三大地带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发展小城镇,向来存在争论,请根据你学
                  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分析这两种发展思路各有哪些利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四大城市群,其中以上海为中心的是__________城市群,位于南部
                  沿海地区的是_________城市群。
              (5)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10%,分析人口迁入对大城市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和2000年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工业区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面左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右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左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右图描述2007年与1983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1950至2000,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直接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最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___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
                  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主要是社会经济问题突出,表现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多项选择)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10.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1、图2回答以下问题。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
                  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
                  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1)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降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项选择)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