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镇产业分布图。

              材料二:上图所示城镇距成都市中心城区约25千米,属于浅丘地形,锦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镇域面积约48.95平方千米。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约331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304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约6231人,外出打工人数约7500人。2010年,全镇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总产值依次约为18582万元、39000万元和9957万元。
              (1)该城镇的地形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城镇人口城市化率约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说明该城镇产业结构特点和产业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该城镇农业发展条件,谈谈该城镇为实施现代农业可以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伴随该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加,有人建议在该城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既能解决能源需求,又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依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你对此建议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三:
              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___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___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该地从阶段1到阶段3,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美国城市发展始于1609年的欧洲移民,由于地缘因素以及自然优势,早期城市主要是港口城市,集中于美国东海岸,如纽约(1625)、波士顿(1630)、查尔斯顿(1680)、费城(1682)。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促使城市手工作坊转变为工厂,城市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地转变为工业生产集中地,非农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并最终超过农业人口,这是初步的城市化。
              资料二:


              (1)据美国城市化进程表,绘出城市人口比例1690——1990年间的变化曲线。


              (2)若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以上看作城市化的开始,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0%以上看作初
                  步城市化的完成,那么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说出美国182
                  0~1920城市化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美国城区、郊区人口、就业岗位比例变化表”,分析1950——1980年美国城市化对城区和郊区
                  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和核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反映,1990年前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____(国家名称),日本人均GDP超出德
                       国时,城市化人口比重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反映德国产业人口变化的是哪一曲线____,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单项选择)
                                                                                                                                                                      [     ]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
                      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
              (4)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______。
              (5)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各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     ] 
                      A、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B、两国是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国,都是以黄种人为主
                      C、两国都是农业大国,稻米产量居世界前两位
                      D、两国第一大城市都是港口城市,且都位于东海岸
              (7)日本和德国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但经济、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差异明显,读图简述两国经
                       济、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