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消费水平.    (判断对错)
            • 2. (2014春•越秀区期末)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2012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自然增长率(%)总增长率(%)
              北京市-0.0155.292
              河南省0.564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最可能的原因是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    ,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4)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 3.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 4. 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的“最佳人口规模”.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
              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
              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
              AB:城市中人均效益,
              AC:城市人均生活费用.
              其中,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
              ①P1      ②P2     ③P3     ④P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是由该地区的矿产资源状况决定的
              B.工业越发达,该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越多
              C.消费水平会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 6. (2014春•淄博期末)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 7. (2013秋•宁波期末)阅读表1、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9年阿根廷和日本   两国的资料统计表
              阿根廷日本
              总人口(万人)378012100
              人口出生率(‰)189
              人口死亡率(‰)89
              人均GDP(美元)365038210
              城市人口比重(%)92.266.6
              (1)据表可知,日本的人口增长为    模式;仅从地形角度考虑,阿根廷东部地区的人口容量比西部地区    (大或小).
              (2)据表计算,每年出生人口较多的国家是    ,日本的人口死亡率比阿根廷高的主要原因是    
              (3)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是阿根廷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日本,这种表现称为    
              (4)纵贯阿根廷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是由于    板块与    板块碰撞造成的.
              (5)巴塔哥尼亚沙漠的主要成因是    
              (6)当阿根廷为2014年1月1日1点时(阿根廷采用西三区区时),北京时间是    
            • 8.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近年来,我国国内跨省区人日流动量非常大。结合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材料二: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和空间转移流向(占总量比重)示意图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①产业转移流向的特征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间转移流向的特征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移人地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