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该省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该省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贵州省简图.

              材料二:贵州省农业用地类型的变化.

              材料三:2014年1月,国家级开发区贵安新区在贵阳和安顺之间正式成立,将重点打造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集群.大数据中心位于贵安新区,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在此设立云计算中心,中关村科技园、搜狐、百度等企业也都落户此地,贵安大数据产业基础初具雏形.
              (1)贵州省所处的地形区为    ,该省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根据材料三,2010年与1996年相比,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最多的是    ,主要原因是    
              (3)分析贵州省农业发展中土地利用主要的不利因素.
              (4)乌江流域资源丰富,除了图中煤炭外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    ;结合材料,分析乌江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贵安大数据产业基础为吸引企业入驻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 2. (2014•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长江安徽段)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利用江、浙、沪等沿海地区产业部门“腾笼换鸟”之机,形成了纺织、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二: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
              材料三:陕西洛川属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2℃,年均日照255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是最佳苹果优产区.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远销国外.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生活能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材料一中,服务范围最大的城市为    ,影响武汉至上海沿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该区域沿海地区夏秋季节时有台风的登陆,可以利用    (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动向,及时做好预报.
              (2)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导向型工业,对于移入地来说,要慎重考虑的是    工业的转移.
              (3)简述大量流动人口对皖江示范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洛川苹果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5)针对材料三洛川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    
            • 3. (2014•重庆模拟)读以下材料回答(1)--(4)题
              “贝加尔湖”,中国古代称“北海”,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淡水储量最多的湖,生长有硕大的北欧环斑海豹.湖水透明度40.8米,一年之中,贝加尔湖面有5个月结起60厘米厚的冰,阳光却能够透过冰层,将热能输入湖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冬季湖水接近夏天水温,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从而直接或间接为其它各类水生动物提供了食物.
              (1)有人说,贝加尔湖是一个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对湖滨地区的气候起着调节作用.简要说明贝加尔湖对湖滨地区冬夏气温的影响,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贝加尔湖生活着世界上唯一淡水海豹的条件.
              (3)说明贝加尔湖所在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
              (4)贝加尔湖所在国家交通以铁路为主的原因是什么?
            • 4. 肯尼亚航空业较为发达,与30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通航,首都内罗毕是联合国环境署和人居署的总部以及其他联合国机构的驻地,其主要工业部门有烟草、食品、纺织、制革等,蒙巴萨是肯尼亚重要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修船、水泥等.下图左为肯尼亚及毗邻国家略图,右图是左图中沿AB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维多利亚湖盆与坦噶尼喀湖的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坦噶尼喀湖面积的变动趋势如何?
              (2)图中P地降水远高干周边其他地区,其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肯尼亚的鲜花产业发展很快,鲜花出口量约占欧盟市场的三分之一.试分析肯尼亚的鲜花种植业有何优势条件?
              ( 4 )内罗毕虽然地处热带,但气候终年温和,为什么?内罗毕与蒙巴萨工业结构有何差异?试分析肯尼亚炼油工业主要分布在蒙巴萨的原因.
            • 5.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走出国门,加快了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图1是2000-2010年我国四大区域汽车产量的变化图,图2是巴西圣保罗州所在区域示意图.
              (1)图1所示表示2000-2010年我国各地区汽车产量的共同趋势是    ,汽车工业向    地区集中.
              (2)圣保罗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
              (3)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
            • 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2010年10月13日,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水稻种植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塞内加尔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1)说出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判断M地的气候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
            • 7. (2010•福建)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古马里是13世纪~l6世纪期问西非萆原上蘩荣的贸易帝国.如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58.8 1.3 100
              (1)指出尼尔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索.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 9. (2008•重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分布.
              (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 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学科 网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材料三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如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