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烤烟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低于10℃或高于35℃都不利于其生长.在我国,烤烟一般3,4月为育苗期,5-8月为生长期.云南省是我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材料二:图1是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省区分布图.图2为烤烟适宜生长土壤比重构成图.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土壤和气候两方面说出烤烟适宜的种植环境.
              (2)根据图1,描述我国烤烟种植面积的主要变化特点.
              (3)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该省大面积缩减烤烟种植面积的原因.
            • 2.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

              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
              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福建33232.195400
              贵州52010.27786
              (1)贵州位于    江和    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    
              (2)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    ;贵州地势崎岖,且    地貌发育,地表水不易存留,水资源总量少.
              (3)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分析贵州承接“东茶西移”的优势自然条件,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4)试提出打造“生态化”贵安新区的措施.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环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带状分布特征.
              材料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图(图1).
              材料二:1985~1989年该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2).

              (1)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气候表现为由    气候向    气候过渡,自然景观在水平方向上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2)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85~1989年,该地区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分析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原因.
              (4)列举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 4. 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甲、乙、丙
              材料二、环境影响费用=氮素渗漏损失费+渗漏水对环境影响费.
              (1)依据图甲中棉花种植的区位,推测棉花的生长习性.
              (2)根据材料及图乙、图丙,分析说明过度灌溉棉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 6. 阅读我国重要甜菜产区(图1)及其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有利于甜菜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该区域过度扩大甜菜种植面积可能引发的问题.
              (3)总排干工程是河套灌区排水沟的主体工程,说出其发挥的作用.
            • 7. 图为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7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我国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目标之一是建设成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
              材料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材料三: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图

              材料四:表1: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
              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
              (1)读材料三,分析长江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2)据材料四表1,归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说明舟山群岛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可能诱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4)分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 8. (2014•江西校级二模)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 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1)简析河流在A、B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简析渭河干流图示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
              (3)简要说明泾河清澈的自然原因以及渭河浑浊的人为原因.
            • 10.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新疆是我国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资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资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资料四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1)新疆棉田分布在    地带,该区棉花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有:        
              (2)列举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4)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5)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