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以下材料和图(图1和图2),回答问题.
              材料一  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
              材料二  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普罗旺斯和北海道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去北海道看薰衣草的游客60%都是中国人.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

              材料三  薰衣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伊犁河谷有30多个薰衣草产品品牌.伊犁河谷年产约150吨薰衣草精油,其中60%用于国内市场,40%作为初级原料出口欧美国家及日本等,新疆本地企业以薰衣草精油和花穗做终端产品所用伊犁薰衣草产量不到15%.
              (1)图1中甲、乙两地,哪个是薰衣草的主要产地?请结合薰衣草的生长特性说明理由.
              (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
              (3)简析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环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带状分布特征.
              材料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图(图1).
              材料二:1985~1989年该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2).

              (1)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气候表现为由    气候向    气候过渡,自然景观在水平方向上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2)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85~1989年,该地区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比较分析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原因.
              (4)列举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 3. 2014年中国将致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共同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然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越冬低温状况是其生长的限制因素.目前橡胶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平原地区,我国通过育种、选择有利地形等措施,将其种植区界限大幅向北推移.天然橡胶是制造轮胎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我国已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第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自给率已不足20%,为此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图1为东盟与我国西南局部地区图,图2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示意图.

              (1)图1中甲国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分析该国橡胶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图1乙山地(哀牢山)西坡的橡胶林多选择种植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而东坡的橡胶林则选择在北部有屏障且向南开阔的马蹄形地形中.从西坡或东坡选择其一,分析橡胶林如此布局的自然原因.
              (3)分析我国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东盟国家开展天然橡胶种植与加工合作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构建中国-东盟天然橡胶空间产业链模式对于东盟国家的积极影响.
            • 4. 阅读我国重要甜菜产区(图1)及其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有利于甜菜生长的自然条件
              (2)指出该区域过度扩大甜菜种植面积可能引发的问题.
              (3)总排干工程是河套灌区排水沟的主体工程,说出其发挥的作用.
            • 5. (2014•江西校级二模)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 6. 如图为尼罗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尼罗河发源于    (地形区)上    湖,它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附近与青尼罗河会合后,始称尼罗河,向北自埃及境内入海.
              (2)青尼罗河的汛期出现的时段是    ,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是什么?    
              (4)埃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如图1)
              材料二 塞上江南景观组图(如图2)

              (1)从河流汛期、含沙量两方面比较,图中河流A段、B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2)图中C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请你用地理学原理加以说明.
              (3)说明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C平原盐碱化产生的过程.
            • 8.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新疆是我国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资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资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资料四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
              (1)新疆棉田分布在    地带,该区棉花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有:        
              (2)列举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4)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部门等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5)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 9.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最肥美的草原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图

              材料二 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状况与人类活动平均强度

              (1)图中山脉的大致走向是    ,该山脉的右侧河流每年7、8月易涨水是因为受    (天气系统)影响而多暴雨造成的;呼伦湖属于    (淡水或咸水)湖,判断理由是    
              (2)呼伦贝尔市发展乳制品加工业的主导因素是    .“十二五”规划期间该市欲打造“绿色能源之都”,是因为        能源丰富.
              (3)呼伦贝尔草原最肥美的季节是    ,近年来该草原沙化的总体趋势是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4)为了防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请你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 10.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2)参考图1,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2).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