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经合组织(OECD)6月初联合发布的《2013-2022 年农业展望》指出:“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资源有限的制约下,中国的粮食供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单位面积谷物产量比较表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
              面积(hm2
              单位面积谷物
              产量(kg/hm2
              长三角
              地区
              人均耕地
              面积(hm2
              单位面积谷物
              产量(kg/hm2
              黑龙江0.314916上海0.027044
              吉林0.215872江苏0.076207
              辽宁0.105870浙江0.056175
              材料二:江苏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
              材料三:2012年中国粮食地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东北地区谷物单产较低的自然原因.
              (2)江苏省是长三角地区城市中粮食自给率最高的省,根据材料二判断该省内部哪些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从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其变化的主要成因.
              (3)根据材料三所示资料,说明某区域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的衡量指标.宁夏、新疆和甘肃虽然符合此指标,却没成为我们粮食主产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归纳我国最缺粮的8个省份在地域上的分布规律,并比较造成上海和青海缺粮的不同原因.
              (4)中国的粮食供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分析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 2.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西藏“一江两河”及拉萨、日喀则、那曲三地某年老年抚养比(γ)和少年儿童抚养比(δ)图.

              材料二  西藏传统农牧业依托生态资源创造经济财富,但破坏了珍贵的生态资源.目前,西藏民族手工业迅猛发展,如牛角梳、藏纸(由树皮和一种叫狼毒草的有毒性的野草制成)、卡垫(用牛皮、青稞秆或干草等制成)、邦典(毛织围裙)等,其生产和消费基本融入到生态循环之中,将大量农业人员从农牧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1)决定少年儿童抚养比高的关键性因素是    ;与拉萨相比那曲人口抚养比高,列举其导致社会负担过重的具体表现.
              (2)简析西藏羊八井开展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
              (3)分析西藏传统民族手工业是如何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 3. 近年来,呼包鄂城市群依托矿产、能源优势而高速发展,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呼包鄂城市群示意图及两大城市群竞争力对比
              项目
              城市群
              核心城市影响度(%) 公路网密度(km/万km2) 城市化水平(%)
              呼包鄂城市群 31.7 0.37 51.14
              京津冀城市群 35.64 0.83 59.04
              材料二  2013年中国第五届光伏产业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呼和浩特硅矿、土地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光伏产业“哑铃型”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上游和下游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

              (1)材料一图示区域冬春季沙尘暴多发,其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包头位于河套平原,形成该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在呼包鄂城市群体系中,级别最高的城市是    ,整个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目前以第    产业为主,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限制性自然条件主要是    
              (3)呼包鄂三市共同的轻工业部门是    ,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4)呼和浩特市光伏产业提出“哑铃型”发展规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为了提高呼包鄂城市群的竞争力,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为核心的产业链条称之为“光伏产业”.宁夏石嘴山市境内硅石资源储量达42亿吨,硅石的二氧化硅平均含量达99.6%以上.江苏省拥有一批国际化高科技光伏企业,近年来,该省与宁夏石嘴山市合作发展光伏产业,成效显著.
              材料二:宁夏平原的地质构造图.

              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宁夏平原的成因是    
              (2)宁夏石嘴山市和江苏省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条件分别是    
              (3)我国发展光伏发电市场前景广阔,试分析其原因.
              (4)石嘴山市是优质葡萄酒的产地,被称为“中国的波尔多”,试分析其优势自然条件.如果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5)请为石嘴山葡萄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  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材料一所示天气系统影响下郑州和合肥的风向,并说明图示锋面系统过境时合肥的天气状况.
              (2)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丰富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但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
              材料二: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屋,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占地60公顷,总填埋面积40余公顷,日处理垃圾2000吨,占北京垃圾处理量的1/6。
                        
              (1)读材料二并结合图示,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可看出人类的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自然生态系统)存
                      在着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交换关系。
              (3)读材料一,并结合“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分析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后,
                       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转化?并简述三者间的和谐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下图)。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____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材料二“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
                      方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利用“温室效应”原
                       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考图甲,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乙)。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
                       哪些?请列举三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图甲和图乙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趋向,图丙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丙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迁移的原因。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
                      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上图对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7年12月,曹妃甸首个海水淡化项目— 阿科凌海水淡化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计划将曹妃甸华润电厂的余热进行海水提温,而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将为高效制盐提供原材料。首钢曹妃甸项目2008年投产以后,产生大量高炉热气,回收热气发电,用这些电来淡化海水。

              (1)简要分析材料一左图中运河以东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曹妃甸建成大型深水港区,需要填海造陆。材料一右图甲、乙、丙三海区中最适宜填海造陆的是
                       哪一海区,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体现了曹妃甸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简要分析这一发展思路的主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很多,如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枣等。请根据实际情况,为特色农产
                      品的发展出路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渤海海域近年来污染日趋严重,请分析导致渤海海域污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