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徒步开始流行起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徒步行走中。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历史文化丰富,可以设计出许多很宏大的徒步线路,如三大阶梯转换处的“棱线”,就是最波澜壮阔的徒步路线。

              金秋九月,徒步“棱线”上的祁连山脚下的河西走廊,慢步在河西走廊高台--山丹段,经常可以嗅到浓烈的洋葱味。洋葱属长日照作物,叶身耐旱,空气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在肥沃疏松的沙质壤中易获高产。现在河西走廊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外销地,尤以洋葱最为著名,并且河西走廊是全国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材料二 河西走廊高台—山丹段徒步路线示意图。



              (1)徒步高台--山丹段河西走廊,可以获得哪些景观体验?除走“棱线”外,请在中国境内另设计两条宏大的徒步路线。

              (2)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祁连山是哺育河西走廊的“母亲”。试简述其理由。

              (3)分析河西走廊发展洋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4)河西走廊成为我国的制种产业基地,一般认为会加剧环境恶化,但也有学者认为“会保护环境”。请论述“会保护环境”这一观点的依据。

            • 2.
              【题文】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21为世界某国等高线和经纬网分布图,

              材料二 该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存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国家之一,拥有富丽而历史悠久的神殿、寺庙和城堡,映衬着冰川雪域以及五光十色的湖泊。秀丽的河山使它成为当今世界的“世外桃源”。
              (1)简述该国自然地理特征。(4分)
              (2)分析该国的农业经济结构特点并分析原因。(4分)
              (3)评价该国开发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4分)
            • 3.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若想在甲、乙、丙三地发展乳畜业、渔业、林果业,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若该市欲投资建设一化工厂应布局在 ①、②、③、④四地的___________地,分析该化工厂的优势
                  区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人口的增长丙湖上游地区大规模的开荒种地,试分析可能对丙湖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人类活动对该城市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______;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都
                       是二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______。
            • 5.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工厂属于钢铁工业各生产工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工厂与钢铁厂有生产联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工厂与钢铁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工业往往发展为工业城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交通发生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
                     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材料三:
                    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约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

          •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虾稻共作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通过一定的田间工程改造,合理套养一定数量的小龙虾,发挥小龙虾除草和排泄物增肥等功效,使用杀虫灯杀虫,减少农药用量,水质环境不断改善,实现“田面种稻,水体饲养小龙虾,虾粪肥田,稻虾共生”的效果,是一种把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湖北省潜江市是虾稻共作模式的发源地。

          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2013年以来,政府组建技术小组,指导农民,积极推广虾稻共作模式,每亩纯收益较常规稻作可提高1500—2000元潜江市生产的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虾乡稻”牌生态香米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称号。

          (1)分析潜江市发展虾稻共作农业模式的优势条件。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虾稻共作的农业发展模式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 9.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呼伦贝尔草原是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350—370mm,因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呼伦贝尔市境内现有客运铁路干线3条、支线3条、联络线1条,北京、哈尔滨、沈阳、齐齐哈尔、包头、赤峰、通辽、大连有列车直达海拉尔区;全市11个旗市区都通有铁路线。

          材料二:由于过载过牧过垦,呼伦贝尔草原现在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设速度每年仅为0.2%。有关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呼伦贝尔草原将可能会变成“呼伦贝尔沙漠”。为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呼伦贝尔草原某地区与东北地区中部相联系,形成了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如图)。

          (1)根据材料一,总结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呼伦贝尔草原某地区牧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呼伦贝尔草原某地区用以上图示为发展模式,以生态持续发展为          ,以经济持续发展为         ,以社会持续发展为          

        •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下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一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