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曼扎塘湿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是一个富含有机质的泥炭沼泽地,平均海拔3400米,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产区。1972年至今人们通过挖渠排水等措施改造沼泽,增加草地面积8000多公顷发展畜牧业,载畜率达到158.1%,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图中为曼扎塘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出黄河干流上M、N两个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曼扎塘湿地及周边地区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原因。

              (3)说明曼扎塘湿地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 2.

              拉卡是世界著名棉花生产地,为了满足对水不断增长的需求,叙利亚修建了阿萨德水库。阿萨德水库的修建曾经遭到伊拉克的强烈反对。下图示意西亚部分地区地理事物分布。


              简述叙利亚建设阿萨德水库的必要性,推测该水库对伊拉克阿奈附近土壤产生的影响。

            • 3.

              读 “河南省兰考县位置示意图”、 “焦裕禄雕像与焦桐景观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历史上的兰考县曾经是“大风起时,黄沙遮天蔽日,庄稼苗连同耕土一起被大风卷走。”20世纪60年代初,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广种泡桐,改变了当地的面貌。泡桐适合在沙窝生长,生长速度快。当年焦裕禄书记亲手栽下的泡桐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焦桐”。

              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腐蚀、耐高温,是制作乐器的上乘材料,全国90%的民乐音板产自兰考县。

              (1)历史上兰考县风沙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等。

              (2)焦裕禄书记带领人民在兰考县治沙,选择广种泡桐的主要原因有                  等。

              (3)广种泡桐改变了兰考县的面貌,这一过程利用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本空选择填空),体现的地理思想有              等。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区域性     D.综合性

              (4)兰考县发展乐器制作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等。

            • 4.

              阅读材料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安、容城、安新等三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将有力提高该区域核心城镇的服务种类、        和服务人口等。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可有效缓解北方地区    问题,但也可能导致沿线地区土壤出现    问题。

              (3)雄安地区的开发将使该地区农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造成该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4)简述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的原因。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左下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右下图)。

              (1)分别写出新疆和珠三角所属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名称:                       

              (2)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依据是               

              (3)新疆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4)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5)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发展,喀什城市化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这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赛里木湖和艾比湖位于新疆西北部,艾比湖的盐度比赛里木湖高。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1.9米,1998年在该湖投放了原产于俄罗斯50°N以北河流或湖泊中的高白鲑鱼等冷水鱼。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材料二 赛里木湖、艾比湖区域位置示意图。


              (1)将高白鲑鱼投放到赛里木湖而没有投放到艾比湖,分析其合理性。


              (2)分析沙泉子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的主要沙子来源。


              (3)从城市化的角度,说明图中铁路线的修建对阿拉山口市的意义。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下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一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亿利资源集团是中国百强民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生态修复企业。作为“全球治沙领导者”的该集团对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理历程是中国在沙漠治理、消除贫困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典型案例。27年前,库布其沙漠曾是一片不毛之地,并且面积不断扩大。今天的库布其七星湖畔绿意盎然,草肥水美。图1示意库布其沙漠的位置,图2示意库布其沙漠的生态治沙模式。


                         图1                                         图2

              (1)简述27年前库布其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

              (2)简析亿利资源集团选择库布其沙漠作为治沙试点的原因。

              (3)从经济角度,分析库布其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优点。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娃娃菜属于冷凉型蔬菜,最适宜生长的平均气温为12~22℃,平均气温高于25℃则生长不良,低于5℃则易受冻害。

              材料二:兰州市东南部的榆中县,海拔多在1 500~3 000米之间,7月平均气温为13~18℃,是我国“高原夏菜”重要基地,每年5~10月该县有大量优质娃娃菜运往南方地区。

              材料三:下图是甘肃省简图。

              (1)甘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_______________,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甘肃西北部最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2)甘肃生产的娃娃菜,品质优,并能在夏季长时间供应南方地区,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使甘肃生产的娃娃菜能大量销往南方的社会经济因素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3)要促进“高原夏菜”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B.深居内陆,受副热带高带控制,降水稀少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C.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