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2015年两会甲省代表提出了将该省中西部地区打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建议。
              材料三:乙地是我国著名的北极村。位于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南岸的山中峡谷地带,滨江靠山,夏季多雾。
              (1)说明甲省中西部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10分)
              (2)分析夏季乙地多雾的原因。(10分)
              (3)简述图中水稻主要种植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 2. 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
              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
              (1)写出材料一中丙地所在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分析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征.
              (2)材料一中,甲、乙、丙三地季风气候显著,分析其成因.
              (3)写出材料一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哪个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
              (4)根据材料二,分析务农人口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5)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 3. 阅读我国中原经济区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全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0.3%46.3%43.4%
              中原经济区(CPER),涵盖 河南全省及其周边省的部分地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基地,文化底蕴深厚.前不久,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1)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区,经济区规划中提出“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发展策略,试从有利及不利两方面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经济区规划中同样提出“有序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策略,你认为该区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3)分析河南省1978年-201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4)对比我国2010年产业结构状况,对河南省2010年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原理,提出该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建议.
            • 4. 图为“黄河流域侵蚀强度分布图”.图中风蚀区和水蚀区及周边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说明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分析主要原因.
              (3)为促进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实施西电东送工程.说出该工程的实施对当地的主要影响(从经济、社会、生态角度分析).
            • 5. (2013•吉林二模)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A处)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地处博茨瓦纳北部,是一块草木茂盛的热带沼泽地,是该州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地区.
              材料二:新华网哈博罗内2013年1月7日电:博茨瓦纳副总统凯迪基卢韦7日表示,中国公司高效优质建设博水坝等水利设施,为博政府完善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材料三:博茨瓦纳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奥卡万戈沼泽(A处)的成因.
              (2)据材料二、三分析,该国调水工程的方向为    ,并分析该工程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
              A.东→西       B  西→东           C.南→北     D.北→南
              (3)图示地区资源丰富,尤其矿产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初步形成以矿业和制造业为依托的经济体系.请为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4)据材料三,简要比较甲、乙聚落的规模及发展潜力的大小.
            • 6. (2013•南昌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方工业因”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东南方向约30公里.这是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被当地人称之为“中国城”.目前已有十余家中国企业进驻,企业产品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制造”.此外,从埃塞俄比亚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能避开贸易壁垒,享受“零关税”待遇.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简图
              材料三:亚的斯贝巴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高温℃ 23.3 24.3 24.8 24.2 24.4 22.8 20.6 20.6 21.3 22.3 22.6 22.8 22.83
              平均低温℃ 9.0 10.3 11.6 12.0 12.2 11.2 11.3 11.2 11.0 9.9 8.7 8.1 10.55
              降水量mm 16.8 36 68.2 88.8 76 123.5 259.4 278 174.1 41.1 8.3 10.2 1180.4
              (1)根据材料二,判断该国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吸引中国企业进驻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简述亚的斯贝巴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 7. 结合下列图文材料,完成(1)~(5)题.

              (1)M、S、Y三地,一天中地方时最早的是    ,三地地貌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作用.
              (2)Y地的气候类型为    ,S地的地带性植被是    
              (3)M河是    河,该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请据图分析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4)图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区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5)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试分析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1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2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 9.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Y市所在地每年一月盛行    风,该盛行风对当地气候的形成有何影响?
              (2)M河三角洲地区易发生洪涝.请据图简述两条直接原因.
              (3)如图所示棉花产地都具有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条件.请据图说明两地具备这些条件的共同原因.
              (4)S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S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
            • 10. (2010•海南)如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