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
              材料二  图1 为长江湖南水口山某工业区生产联系示意图,表1 为2013 年武汉、长沙、南昌产业结构表,图2 为湖南水口山某工业区生产联系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_,其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2)据遥感资料显示鄱阳湖的面积不断减小,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西省南部面临的主要生态破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汉、长沙、南昌三市中产业结构最优的是__________,该市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区域众多河流的实现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其有利于梯级开发的条件有(气候)___________,(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图2,阐述该工业联系的地理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及某大型管道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管道铺设过程中,可能对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研究发现,管道施工可以造成管道两侧200-300米范围内显著的植被退化。为此,施工方采取了播撒草籽、地面覆石等措施恢复植被。   

              (1)图示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__,当地的气候类型主要________。   

              (2)图中管线属于________      工程一部分,影响其走向除了地形外,主要因素还有资源、城市。   

              (3)管道铺设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可能加剧当地________生态问题。   

              (4)地面覆石对于恢复植被的优势有促进下渗、减少_____________。   

            • 3.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③山北部农业区历史悠久,其水源主要来自该山的                

              (2)从能源消费角度,西电东送工程对向华北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不利影响易导致下游④地区产生         灾害。

              (4)图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      

              (5)我国各地精确报时都是从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市临潼)通过高精度授时原子钟按时向全国发布的。该地地处山区,地质稳定。读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家授时中心选择的区位因素。

            • 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指出该洼地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点。

              (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3)阐述在该洼地发展“沙漠渔业”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4)分析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发改委2014年12月1日发布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由此,覆盖人口超过5000万的“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西江是珠江的主干流,其上游又称红水河,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丰富。

              材料二:珠江流域示意图。

              (1)红水河流域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           。 

              (2)《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重点开发红水河的水能资源,在开发中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                      。 

              (3)红水河的水能资源输往珠江三角洲是西电东送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 

            • 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如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

              (1)分析大运河AB段选现有线路而不选取距离较近的虚线段的自然原因。

              (2)说明从乙到丁大运河沿线的地势特点及其对调水的影响。

              (3)分析丁地海拔明显高于戊地的原因。

              (4)指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对长江甲河段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7.

              渭河流经甘肃、陕西,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汉江水穿越秦岭隧洞引入渭河,以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该现象因时而异,据考证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曾有过六次反复,年内冬夏季也不同。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区域水系图。



              ⑴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⑵渭河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水的问题。概述该问题的具体表现。



              ⑶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自然条件的优劣。



              ⑷某校学生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

              观点1:渭河流域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地区地形坡度大,应梯级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保护植被。

            • 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2013年9月25日,“皖电东送”工程正式投入运营。

              材料二 2014年9月10~13日,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会议,原则通过技术审查。引江济淮工程计划于2015年夏季开工,输水线路总长1 336.54千米。


              (1)简述安徽省建设能源产业基地,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基本条件。




              (2)借“皖电东送”这一契机,淮南如何“攀上海高亲”?




              (3)“引江济淮”对安徽省交通、煤炭、冶金工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通州区要做综合服务中心,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地区向河北疏解转移的汽车、钢铁、建材化工等工业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

              (1)分析北京市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对中心区有什么积极影响?

              (2)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区域性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提出解决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的四项措施?

            •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请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3)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4)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