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F列要求.
              脐橙是市场畅销水果之一,它色泽鲜艳、无籽多汁、营养丰富,是优良的柑桔品种.我国南方一些省区种植较多.脐橙栽培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7-20℃,年日照1200一1700小时,≥10℃年活动积温为5800~6500℃,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如图所示某省南部的M地区(地形)为我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

              (1)指出M地区所在省级行政区及气候条件.
              (2)依提供信息,分析M地区种植脐橙的有利地形条件.
              (3)有人建议淮河流域也可发展脐橙种植,但有些人从气候、地形条件的角度提出质疑.请为质疑者提供论据.
            • 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左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下为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                 。(2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________
              城市规模与数量的关系是          (4分)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重庆市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简要分析其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5分)
              (5)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和三峡枢纽有什么影响:                                       
                                          (5分)
            • 3.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地区为我国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乙图中B地区为我国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A、B两地,完成下表。

              (3)B地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业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该地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说明____________
              A、区域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
              B、区域发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有限
              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D、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4.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规划中的中原经济区以河南为主体,包括河南全部和晋东南、冀南、皖西北、鲁西南等周边地区。读中原经济区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原经济区除河南全部和晋东南、冀南、皖西北、鲁西南等周边地区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原经济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在“启西”的过程中,向西部转移的主要是___________型产业,这对中原经济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城市大多沿铁路线分布,其中甲区域城市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谈谈国家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部与中、西部关系图
            材料二:
                据《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2月9日报道:春节长假结束后各类企业陆续开工,中、西部与东部争抢民工的现象在各地拉开战幕,“民工荒”再次引起了各方关注。
            材料三:
                劳动力争夺折射出的是中国近年经济格局的变化:2011年1月仁宝集团成都生产基地开工;2月台湾纬创集团成都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富士康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成都建设生产基地……不仅是电子信息产业,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加速西进。此外,开发农村及西部市场、加大在西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1)如果a、b箭头表示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互补,则a包含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b包含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试分析中、西部在与东部的“民工”争夺战中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工难”反映了东部地区原有的相对优势正在逐渐丧失,请结合材料提出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吉利并购沃尔沃的2010年,沃尔沃在全球共计销售了37.4万辆车,同比增长11.2%。下图是吉利汽车部分生产基地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吉利汽车生产基地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________,该市所在省份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平原。
            (2)据图分析吉利汽车在国内厂址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
            (3)简述这次并购对吉利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购后,吉利集团保留了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哥德堡的研发和部分生产机构,这样的安排有何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我国发展汽车产业带来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各小题。
            材料一:
                2010年6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的重点新区花落重庆。
            材料二:
                2010年12月22日上午,首列火车自重庆万州火车站徐徐驶出,这标志着历时7年建设的宜昌至万州铁路正式开通。
            材料三:
            下图为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图。
            (1)在2009年重庆市投资资金的来源分布中,东部地区成为重庆市资金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投资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浙江省。西部地区来渝资金居前两位的是________和云南省。
            (2)宜万铁路地处________(地形区)与(________地形区)的接合部。
            (3)请说明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宜万铁路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试分析其表现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分析宜万铁路通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图代表的经济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图代表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在三个地带中处于第_____位,其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省份与其所属经济地带连线正确的是
                                                                                                                                                                    [     ]
                A、山西省——A图
                B、广东省——B图
                C、云南省——C图
            (4)更能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潜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速度)。
          • 9.

            奥卡万戈三角洲(如下图)是地球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之一。这里随处可见鳄鱼、大象、羚羊、狮子等野生动物,被誉为“大型动物的天然避难所”。2014年,奥卡万戈三角洲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每年吸引着不少人前往探险。

            (1)说明该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三角洲成为“大型动物的天然避难所”的原因。

            (3)指出前往该三角洲探险所必须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

            (4)有人建议奥卡万戈三角洲要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10.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wu)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huang)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