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秋•滦南县校级期中)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
              (2)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①北京:    ;②匹兹堡:    
              (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    小时.
              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                    
            • 2. 读“我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及“1月和7月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A线表示    的分界线,其分界线是:    
              (2)当我国雨带推移至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    天气.当雨带推移至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    天气.
              (3)与7月相比,1月等温线较为密集,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原因是    
            • 3.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    ;B    ;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    方向.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几月份?原因是什么?
            • 4.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①是晋煤外运,②是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简述④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
                  量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中南、西北地区。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_____________、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_____________地区;
                  B线工程是将_____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_____(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
                  C线工程是将_____________流域的水电资源输往_____________地区。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入地和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___工程;
                  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
                  的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
                  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
              材料二:
              1990—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和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01年太湖水质的变化趋势是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锡市缺水属于______________(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02年起实施了
                  “引江济太”的调水工程,从图中可知,该工程位于太湖的________岸,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起到哪些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