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为了揭开其神秘面纱,中外科考队于2010年10月15日开始对它进行科考活动。
              材料二:重庆地形图和2005年酸雨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统计数据。
              (1)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调查发现地下河为天坑"之母",天坑主要是地下水对_____(岩石名称)的溶蚀作用造成的。
              (2)图2为乐业地区的各月平均降水量与气温图,请判断其气候类型:________。
              (3)请根据图2,你认为科考队对天坑底部地下暗河进行考察的时机选择是否合理并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农业区位条件看,图示喀斯特地貌地区对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图5可知重庆地区酸雨的季节分配特征是:全年发生强酸性降水(pH<4.5)的频率____(填"大于"或"小于")弱酸性降水(4.5≤pH<5.6);强酸性降水在____季出现频率较高;从2005年重庆地区降水的pH值统计分析看,重庆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6)酸雨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特征具有强烈的地理性。重庆地区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由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分布特点决定的;重庆地区酸雨的时间分配特征主要是由_______的季节变化决定的。
            • 2. 阅读以下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某日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
                                                                表四 江西省某县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为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该县在农业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建立起了立体农业体系(如图所示),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1)此时南昌的风向为?简述锋面系统过境后南昌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分析该县在土地利用中最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为了有效防治该
                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根据表四中
                数据变化情况,例举该县在土地利用上所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县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立体农业的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严重地区,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是?简述酸雨的防治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图表示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东向西,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述自东向西沿途自然植被变化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个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东北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的绿洲边缘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环境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蒙古高原如何防治环境问题?绿洲如何防治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说出A区域面临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D、E两区域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图甲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区域占比图",图乙为"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均耕地最少的区域是____________,水资源和耕地匹配最差的区域是________。
              (2)我国南方水资源较北方丰富的自然原因是南方地区____________。我国各地普遍缺水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遏制耕地面积急剧下降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图所示)。气候是全球性的,当地人对珠峰的影响毕竟有限,对于大气环境变化当地人无法控制。
              材料图: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其中具体反映了哪种地理现象?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10时,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材料一:墨西哥坎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已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达到15%左右,同时要增加40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和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
              (1)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3日,受到西西伯利亚较强冷空气入侵,新疆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和大风扬沙天气。此次沙尘暴从12日13时左右进入阿拉尔市区,到17时30分左右达到最强风力,大气能见度不到百米。
              材料二:2010年暴雪、暴雨洪水、低温、大风、寒潮、强沙尘暴、高温、大雾等重大灾害性气候全部出现,造成新疆各地经济损失严重,也出现了人员伤亡情况。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强度分布图。
              (1)由材料二分析,我国沙尘暴的中心区,除了新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沙尘暴发生区域的地表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3)新疆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自然灾害多发,经常是雪灾刚过,洪灾又至,其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