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旅游地理】近年来,以家庭团体游占据主导的自驾游已成小长假主流。各大旅游景区人满为患,高速公路拥堵不堪,重点旅游区频频出现井喷现象。如图为2016年国庆期间高速拥堵和故宫旅游照片。

              分析近年来自驾游火爆的原因,并指出景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2)【自然灾害】

              如图为我国某公路段(甲—乙)等高线地形图。

              指出夏季途经该路段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至少写出两个),并说明其原因。

              (3)【环境保护】

                我国红壤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如图示意坡度与土壤冲刷量的关系。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说出Ⅱ坡度范围内土地合理利用方式,并简述其原因。

            • 2.
              【题文】(18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
              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如右图)。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
              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

              (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8分)
              (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4分)
              (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 (6分)
            • 3.
              【题文】2011年被称为湿地之年,既是《湿地公约》成立40周年,也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颁布实施1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生态湿地,也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2月22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最美湿地”奖。
              材料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置示意图

              (1)关于“3S”技术在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
              ①利用RS动态检测湖泊面积,及时把握其动态变化    ②利用GPS确定已消失和现存的湖泊位置,提供参考数据      ③利用RS模拟演示湖泊消失过程,分析成因   ④利用 GIS技术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减轻环境压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湿地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鄱阳湖湿地对湖区周边城市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
                                                                              
              (4)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5)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课题“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请你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内容:                                                          
              途径:                                                          
            • 4.
              【题文】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5分)
              (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
              (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2分)
              (4)反映了森林的          作用。 (1分)
            • 5.
              【题文】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材料二 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上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材料三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切实保护它。
              (1)“吞水吐雨器”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
              (2)“吞碳吐氧机”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3)“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造成什么危害?
            • 6.
              【题文】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10分)

              (1)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北部的           平原。(2分)
              (2)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内陆湿地的自然条件。(4分)
              (3)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的绿化更具环境效益,日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4分)
            • 7.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③山北部农业区历史悠久,其水源主要来自该山的                

              (2)从能源消费角度,西电东送工程对向华北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不利影响易导致下游④地区产生         灾害。

              (4)图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      

              (5)我国各地精确报时都是从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市临潼)通过高精度授时原子钟按时向全国发布的。该地地处山区,地质稳定。读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家授时中心选择的区位因素。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石油和林业是国家经济的两大支柱,也是世界重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2)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 10.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生态浮岛”技术发展迅速。浮岛上可种植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等多种植物。左图是“生态浮岛”景观图,右图示意“生态浮岛”原理。


              说明“生态浮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