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鄱阳湖湿地有时会严重“瘦身”,部分湖区甚至变成了“大草原”。下图为“2013年10月该湿地的草海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2.
              【题文】(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8分)
            • 3. (2013秋•滦南县校级期中)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未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补上应为    时针方向.
              (2)写出下列两城市的经纬度位置:①北京:    ;②匹兹堡:    
              (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计划全程沿经线以每小时1100km的速度匀速飞行,由北京经过B点,最后在匹兹堡降落.请回答:
              ①飞机飞行需要    小时.
              ②飞行依次途经的国家有                    
            • 4. 读“我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及“1月和7月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A线表示    的分界线,其分界线是:    
              (2)当我国雨带推移至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    天气.当雨带推移至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    天气.
              (3)与7月相比,1月等温线较为密集,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7月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原因是    
            • 5.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    ;B    ;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    方向.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几月份?原因是什么?
            • 6.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若想在甲、乙、丙三地发展乳畜业、渔业、林果业,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2)若该市欲投资建设一化工厂应布局在 ①、②、③、④四地的___________地,分析该化工厂的优势
                  区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人口的增长丙湖上游地区大规模的开荒种地,试分析可能对丙湖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人类活动对该城市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降临到江苏省无锡市,市区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突然发生变化,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其罪魁祸首就是太湖蓝藻。
              材料二:
              1990—2001年太湖劣于Ⅲ类水质变化图和2005年太湖水质状况分布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2001年太湖水质的变化趋势是 ,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人为因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锡市缺水属于______________(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02年起实施了
                  “引江济太”的调水工程,从图中可知,该工程位于太湖的________岸,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流域水质状况起到哪些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