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两幅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1中①河流与图2中②河流补给的类型分别是①河流    ②河流    .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2)据图1,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会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3)分析图1中乙处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4)7月当乘坐热气球在图2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把可以俯瞰到的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平原上,湖南粮仓岳阳的人均耕地竟然只有0.91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而且,乡村年久失修的沟渠路网,高强度耕作下被损耗的土地肥力,这些让岳阳农业的增产前景后继乏力.国家重点扶持工程“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也因此上马.下图为岳阳、常德、益阳等三个地级市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治的范围.

              (1)说明材料一中甲省区太阳辐射能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一中乙河段(荆江)地区,人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3)指出材料一中丙所在省区主要发展的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二分析“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的意义.
            •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为“我国某农业主产区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推理甲湖泊形成的过程.
              (2)分析该河段水系特征对当地种植业的影响.
            • 4.
              【题文】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5分)
              (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
              (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2分)
              (4)反映了森林的          作用。 (1分)
            • 5.
              【题文】阅读所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据专家测算,一片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材料二 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森林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大约在4亿年以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上才产生了森林,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材料三 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壮,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切实保护它。
              (1)“吞水吐雨器”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
              (2)“吞碳吐氧机”说的是森林的什么功能?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3)“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会造成什么危害?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非洲局部地区降水量图

              材料三:近年来,尼日尔河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现象严重,其中2010年03月23日发生的严重沙尘天气造成多架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材料四:在国际环境与金融组织的鼓励下,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了大量跨国界保护区的建设.右图为非洲四个跨国生态保护区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中的右图分析A河流域局部地区的地形特征主要表现为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尼日尔河入海口地区的降水特征    
              (3)试分析尼日尔河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现象严重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4)根据材料对比A河和尼日尔河的水文特征,完成下表.
              流量大小 流量的季节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水能
              A河
              尼日尔河
              (5)简述非洲建立跨国生态保护区的生态意义.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最后一个沿海三角洲,被业内人士称为“最具开发潜力的三角洲”。
              材料二:
                  山东经济东强西弱,呈现东、中、西三个地域特征,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步递减。山东西部内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33.5%,人均国内行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35.9%。从总体上看,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仅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的47.3%。从目前形势来看,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有扩大之势。
              材料三:
              2006年山东省东、中、西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分布统计图

              (1)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分析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东省东部地区要突出发挥____________(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而全国三大经济带中则要突出
                  ____________(城市)的辐射作用,以促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3)试评价日韩产业的进入,对山东省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可知,说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分析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读下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右图中的A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材料2:浙江省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数据表

               

              年份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1987

              192.50

              40.00

              275.00

              0

              7.50

              72.50

              152.50

              287.50

              0

              55.00

              2.50

              1997

              434.68

              84.18

              476.6

              0.44

              34.22

              99.12

              209.00

              183.89

              139.96

              112.5

              420.33

              2007

              210.58

              60.53

              238.55

              2.40

              18.44

              52.68

              105.68

              88.08

              18.37

              89.41

              271.34

              (2)根据材料,分析1987年衢州市强烈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其他区域大的自然原因是             1987-2007年衢州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请你写出两条衢州市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


              材料3: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c~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饲养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本有“丝绸之府”的浙江从2008年到2016年,蚕养殖量、蚕茧产量连续9年滑坡,桑蚕养殖业陷入困境。有人建议将本地桑蚕养殖转移到广西一带。

              (3)请你写出赞成和反对桑蚕养殖转移的理由各一条。

              赞成:                                  

              反对:                                  

            • 9.

              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③山北部农业区历史悠久,其水源主要来自该山的                

              (2)从能源消费角度,西电东送工程对向华北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3)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不利影响易导致下游④地区产生         灾害。

              (4)图中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填①、②、③山脉)      

              (5)我国各地精确报时都是从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市临潼)通过高精度授时原子钟按时向全国发布的。该地地处山区,地质稳定。读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家授时中心选择的区位因素。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

              (1)说明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

              (2)从气候方面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