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图中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A地附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其开发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周边人口稀少,市场需求小
              B.缺少天然海港,外运不便
              C.本国技术水平落后
              D.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2..D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比C地区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C.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D.D地区夏季降水比C地多,单位产量更大3..乙图中B河流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①全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②全区全年高温,蒸发稳定③E附近区域地势平坦                 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

              (10分)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地的各月降雨量表(单位:毫米)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2分)

              (3)比较甲、乙地降雨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 3.

              ( 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国某区城图,图中A县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县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城规划目标。图中虚线为我国规划建设的沿海高速铁路在本区的分布。

              (1)说明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及外力作用类型。(4分)

              (2)A地气候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的美誉,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A县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4)列举沿海高速铁路建成通车的主要有利影响。(6分)

               

            • 4.

              读图表,回答问题。

                    单位:mm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达尔文

              437

              1

              1707

               

               

               

               

              阿德莱德

              19

              67

              451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10分)

               

            • 5.

              读甲地(海拔 13 米)、乙地(海拔 16 米)的区域图和对应气候资料图(见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地的夏季均温明显低于甲地的夏季均温,其原因主要是乙地

              A.夏季降水较多
              B.海拔较高
              C.纬度较高
              D.寒流影响2.甲、乙两地冬季都吹西北风,其成因是A.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气压带风带移动    B.甲-地形;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甲-气压带风带移动;乙-地形
            • 6.

              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智利葡萄栽培起始于1518年,至1850年已有70多个葡萄品种。能出产品质极佳且拥有本土风格的葡萄酒,价格不贵。

              材料二:智利的葡萄有13个种植区,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区,如图甲所示为该国最主要的八大葡萄产区。图乙为其中的一个产区,Ⅰ区、Ⅱ区为波状起伏海岸山脉中的两山谷,图丙为该产区内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分布线。

              材料三:席卷全球的经济萧条,蔓延到实体经济,从欧洲到澳洲,从北美到南美,葡萄酒行业也陷入困境。图丁中A、B、C、D为新西兰的葡萄产区。

              (1)描述图丙沿南纬28°的夏季日较差东段变化特征,并据材料分析原因。(12分)

              (2)据材料分析比较智利的葡萄比新西兰品质优良,种类多样原因。(6分)

              (3)据材料评价图乙产区两山谷种植葡萄的水源条件。(4分)

              (4)据图分析新西兰的葡萄产区分布特征并解释原因(6分)

               

            • 7.

              (60分)

              读西亚地区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份量(gm.),用百分比表示。迪拜夏季(6-10月)酷热潮湿,绝对湿度高,但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但迪拜有许多高层建筑,很多高层建筑大多在三四百米,其中世界最高为821米,却又高处不胜寒。

              材料二 西亚部分地区城市和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和迪拜建筑景观图

              材料三 下表为伊拉克巴格达和伊朗伊斯法罕的气象资料 

              巴格达气象站位置33° 19′ 30″ N, 44° 25′ 19.2″ E海拔34米

              伊斯法罕气象站位置: 32.6°  N, 51.7° E, 海拔 1590 米

              (1)根据材料三比较巴格达和伊斯法罕两地的气候异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迪拜潮湿和降水少的原因。从自然角度分析迪拜建高层建筑的有利条件。(10分)

               

            • 8.

              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A.a、c
              B.c、d
              C.a、d
              D.b、c
            • 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右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左图为右图中乙国的放大图。

              材料二  近年来,图中乙国主动与中国积极合作,引进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其北部地区种植高产水稻,以提高稻米产量,减少粮食进口,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材料三  图中甲国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总收入的83%。但“黑金"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希望,却遭受“石油的诅咒”:在过去35年里,石油收入超过4500亿美元,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第26位的最贫穷国,其失业率高达50%,60%的人口日生活费不足l美元,而且还是是世界上汽油最短缺的国家之一。

              (1)比较图中P、Q两段河流流量的差异,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原因。(4分)

              (2)评价在乙国北部地区推广水稻种植的条件。(4分)

              (3)描述乙国(左图)城市分布的特点。(3分)

              (4)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甲国摆脱“石油的诅咒”提出措施。(3分)  

               

            • 1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海地区海岸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A国实行严格完善的林木采伐制度,木材加工原料主要来自俄罗斯等国。造纸工业发展了100多年,森林覆盖率不降反升,目前已高达70%,下图为该国木材加工业发展变化过程。

              (1)说出图中丙处地貌名称及形成原因(2分)。

              (2)描述MN线以东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

              (3)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4)据材料二说出A国这种木材加工业发展模式的优点。(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