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地按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5)请画出①锋线所在天气系统示意图,标注出冷暖气团及运动方向、降水区的分布。

               

            • 2.

              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1)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6分)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原因?(3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6分)

              材料1: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中日韩将成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世界第3大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区内厂商往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则可获得价格更低的商品,中日韩三国整体经济福利都会增加。

              材料2:下图为“某日东亚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中粗虚线为锋线。

              材料3: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的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受其影响,3月12日以来,福岛核电站连续发生爆炸,放射性核污染物泄漏已成为主要的次生灾害。

              (1)此图所示季节为______________(冬、夏)季,此时韩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但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对我国影响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分析其原因是什么?(4分)

              (3)简述我国与日韩在经济发展与协作中各自突出的优势。(4分)

              (4)分析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意义。(4分)

               

            • 4.

              读图表,回答问题。

                    单位:mm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达尔文

              437

              1

              1707

               

               

               

               

              阿德莱德

              19

              67

              451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10分)

               

            • 5.

              雷暴天气一种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部地区对流性天气。它必定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属强对流天气系统。雷暴天气的形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

              据统计重庆市年平均雷暴天气日数较多,其主要原因有

              ①日照强  ②台风多  ③地形复杂  ④河流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6.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 (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 (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2.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夜间        B.傍晚       C.下午      D.上午
            • 7.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东亚地区某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

              图一

              材料二:山东半岛地形河流分布图和东南丘陵部分区域图

                 

              (1)图一所示天气形势最可能出现的季节是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分)

              (2)图二中地处沿海的C城市烟台及其威海地区冬季降雪多,是名副其实的“雪窝”,请分析“雪窝”形成原因及其降雪对冬小麦生长的有利影响。(6分)

              (3)写出图三中有关地理事物的名称:(1分)

              铁路①与②的交汇城市          

              (4)比较图三中甲山脉相同海拔东南坡和西北坡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分)

               

            • 8.

              (16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酷热成灾”;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造成河水暴涨,“水漫金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4分)

              (2)今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4分)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8分)。

               

            • 9.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小题。

              1.图所示地区 ( )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C.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D.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2.当前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B.乙地受锋面影响,天气晴朗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 10.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B.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C.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D.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2.上图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