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人口密度 ②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便利的交通运输 ④发达的工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根据图上信息判断出A、B、C三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答案 

               

            • 2.

              读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将图中的字母与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用线连接。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牛奶——蔬菜带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其中果、蔬、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________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的扩展,这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 3.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国的地理分布略图。

               

              材料二:畜牧业在图中所示国家占有重要地位。该国主要利用天然牧场发展畜牧业,还通过种植甘篮等绿叶类植物作为冬季鲜草生产量不足的补充;目前,该国农牧业已实现高度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其畜牧业产品的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1)说明该国地理位置的特征及其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7分)

              (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该国人口分布在北岛北半部的原因。(2分)

              (3)近年来,该国奶粉畅销国际市场。阐述其生产优质奶粉的区位优势。(4分)

               

            • 4.

              读图表,回答问题。

                    单位:mm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达尔文

              437

              1

              1707

               

               

               

               

              阿德莱德

              19

              67

              451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10分)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10分)

               

            • 5.

              读下列材料,回答(1)一(5)题(共22分)

              材料一  东南亚部分岛屿图

              材料二  “烧芭”是印尼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每年6月至8月是印尼的干旱季节,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芭”,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以利耕作。几年后,田薄地衰,山民便弃之不顾,转而另辟新地,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2013年6月21日,央视新闻报道:过去一周,新加坡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明媚、干净、整洁的“狮城”成了“雾都”。

              材料三  应新加坡的要求,印尼拿出整治措施:措施一:印尼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当地民 众改变农作物种植时间,避开旱季收获;措施二:“烧芭”地改为加里曼丹岛。

              (1)“烧芭”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2分)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集约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2)分析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山脉东侧为干旱季节的成因(6分)

              (3)试述烟雾对新加坡产生的危害(4分)

              (4)解释材料三中两项措施是否合理(6分)

               

            • 6.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12日8时至14时,嫩江上游尼尔基水库(位置见下图)库区空降暴雨,受此影响,尼尔基水库12日14时入库洪峰流量迭9.440立方米每秒,为起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尼尔基水库本次共控制下泄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削减洪峰42%。

              (1)据图指出甲-乙沿线主要农业土地类型的分布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6分)

              (2)试分析此次嫩江流域出现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以及尼尔基水库的作用。(3分)

              (3)请你为减轻嫩江流域洪涝荧害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4分)

               

            • 7.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流经印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盂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平原及角州地区农民大量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的深水稻。深水稻田可以养鱼,深水稻修长的茎能为鱼提供良好的栖身之所。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图。

              (1)推测雅鲁藏布江与恒河之闻的山脉对南亚地区气温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试分析该大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5分)

              (3)分析该区域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5分)

               

            • 8.

              (2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处达5000米。由山前缓斜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三部分组成,海拔多在50米以下,是我国涝洼、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除山前缓斜平原是中、高产田外,其它多是农业低产区。

              (1)指出图例甲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8分)

              (2)请分析地貌类型甲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14分)

               

            •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某地人文景观照片

              (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并分析其成因。(4分)

              (2)材料二中的照片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人文景观,说出其反映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2分),并解释该特征的主要成因。(4分)

              (3)简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并指出两地应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4分)

               

            •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农作物熟制: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一年一熟制,依此类推。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

              材料二: 重庆市涪陵区是闻名遐迩的“榨菜之乡”。而宜昌在19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第一个涪陵榨菜销售市场,至今仍是主要集散市场。

              材料三: 8000~10000年前的青藏高原,曾经水草丰美,古人类在广阔的草原上过着狩猎生活,后来随着高原的不断隆起,气候变得寒冷干燥,人类被迫迁出。一部分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并逐步同化,形成了统一的汉民族;一部分向南进入“藏彝大走廊”,不断地分化、演变形成了藏、彝、羌、怒、普米、独龙、珞巴、门巴、哈尼、纳西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其中摩梭人和扎巴人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母系社会形态,纳西族仍然保留着迄今为止世界上形态最原始的“东巴文”象形文字系统……(《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7期)

              材料四:“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字样;藏地民谚有“汉家饭果腹,藏家茶饱肚”之说。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

              材料五:如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A地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宜昌形成榨菜集散市场的条件。(4分)

              (3)读材料,试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西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藏地不产茶的原因。结合藏民的主要农业活动和膳食结构特点分析藏民嗜茶的原因。(8分)

              (4)从地理角度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在人类迁徙过程中,为什么成了“少数民族的孵化器”。(4分)

              (5)马帮运输很长时间以来成为茶马古道所经地区较为单一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有那些?(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