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将图中的字母与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用线连接。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牛奶——蔬菜带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其中果、蔬、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________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的扩展,这只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 2.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 3.

              读图,回答问题。(20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6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 (6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3)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 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

              材料二:下图示意甲区域(我国乌龙茶起地)的位置及其多年平均气温变化。

               

              (1)试从气温角度分析甲区域成为我国主要产茶区的原因。(2分)

              (2)分析该地的气温适宜茶树生产的原因。(4分)

              (3)该区域约60%以上的茶叶由单体农户生产经营,名优茶品种多但以原料出售为主,本地品牌企业少。指出该区域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分)

               

            • 5.

              读我国某河流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指出该三角洲的名称。

              (2)分析图示M地区发展成为蔬菜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 6.

              (13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北麓;自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流经印度,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在盂加拉国境内与恒河相汇,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平原及角州地区农民大量种植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的深水稻。深水稻田可以养鱼,深水稻修长的茎能为鱼提供良好的栖身之所。下图为南亚部分区域图。

              (1)推测雅鲁藏布江与恒河之闻的山脉对南亚地区气温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

              (2)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形成世界第一大峡谷,试分析该大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5分)

              (3)分析该区域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5分)

               

            • 7.

              云南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夏季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云南省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                                                                     。(4分)

              (2)路南石林位于昆明市东面,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该地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分别是: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4分)

              (3)普洱有“世界茶源”之称,普洱茶色泽褐红,红浓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请简述普洱茶在该地生产有利的区位因素。(8分)

              (4)昆明有“春城”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原因是                  。(4分)

              (5)近年来,昆明市调整产业结构——“退二进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分析昆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有利条件。(8分)

               

            • 8.

              (22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量河流合力冲积而成,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处达5000米。由山前缓斜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三部分组成,海拔多在50米以下,是我国涝洼、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除山前缓斜平原是中、高产田外,其它多是农业低产区。

              (1)指出图例甲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8分)

              (2)请分析地貌类型甲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14分)

               

            • 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某地人文景观照片

              (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中A—B—C一线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并分析其成因。(4分)

              (2)材料二中的照片是西北地区常见的一种人文景观,说出其反映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2分),并解释该特征的主要成因。(4分)

              (3)简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8分),并指出两地应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4分)

               

            • 10.

              (25分)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充分认识区域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材料一图中上部为泰国局部区域图及曼谷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下部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而且面积还在不断扩大。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1)简述图中上部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

              (2)近几十年来,图中沙湖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3)从城市化角度说明图中下部中多条铁路对甲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泰国是宁夏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宁夏与泰国的合作交往由来已久。泰国是亚洲水稻主产区之一,泰国香米世界知名;宁夏是枸杞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枸杞的区域,其种植的枸杞成色好,品质优良。

              (4)分别说出影响泰国稻米、宁夏枸杞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5)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你认为是否合理,并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3分)

               

            0/40

            进入组卷